天空里的一片云——徐志摩诗歌天空意象群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从意象的角度来研究徐志摩的诗歌的。当今诗歌研究已经从侧重思想内容转移到侧重艺术形式上来。意象则是诗歌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徐志摩的诗歌意象特别引人注目,所以本文以意象为切入点,对其诗歌进行研究。但本文并未从全部意象着手,而是从中梳理出了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天空意象群来进行研究。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提出了天空意象群这一概念,并用具体事实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研究的可行性。大量诗篇表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确实存在这样一个天空意象群,而且它的存在,对徐志摩诗歌的形成、发展及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从整体上阐述了天空意象群的特点及由其构成的徐志摩诗歌的总体美学风格。天空意象群主要是由天空的一些意象构成,如星、月、云、虹、雪花等等。这些意象具有美、亮、动等共同的特点。它们本身的美再加上诗人抒写的技巧,使徐志摩的诗歌形成了“空灵飘逸、低婉缠绵”的总体美学风格,为读者所喜爱。   第二部分从诗艺的角度分析徐志摩对天空意象群所做的加工处理。徐志摩诗歌的天空意象群源于传统的古诗意象,但经过现代艺术手段的加工,又高于古诗意象。在意象的营造上,他通过主体化,情感化,使呆板的意象变得灵动活泼,富有生气。在意象的呈现上,他将多个意象用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共同构成别具特色的诗境,更有利于表情达意。在意象的内涵上,不同的意象在变化中归于统一,在差异中求得一致。这样,徐志摩的天空诗歌意象群形成了统一的风貌,平常的意象经他的妙笔点化,重新焕发出光彩。   第三部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徐志摩天空诗歌意象群的形成原因。任何事物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成的。从内在来说,徐志摩自由洒脱的个性,再加上他崇尚自然,喜欢游历的生活习惯,决定了他对天空意象群的青睐。从外在来说,20世纪新月诗派对诗歌艺术性的重视和中西文化的潜移默化,使徐志摩能够较早地接触到现代艺术手段并将其运用自如。总之,徐志摩和天空意象群的情投意合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结语部分从中国文学革命的大背景上充分肯定了徐志摩其诗其人的重要意义,及对中国新诗确立和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其他文献
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翻译界开始出现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此后,翻译研究从语言学的微观层面过渡到语境、历史、文化的宏观层面,并逐渐摆脱了对翻译标准的规范性的研究,转而考量文化
贾大山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遵照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进行创作,一生皆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其作品始终保有较高的品味和质地。本文力图对贾大山小说及其具有鲜明
刘震云的绝大多数小说都与“故乡”这一词汇密切相关,本文在全面掌控刘震云小说创作总体特色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作者以“故乡”为题名的三部小说,并兼顾之后的小说创作。论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