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源热泵系统尾水排放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地表水源热泵技术作为新兴节能环保产业,得到了强劲的推动。系统的温排水及冷排水可能对水环境安全造成的影响,目前尚无研究。   本研究针对湖泊热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脆弱的特征,以三峡库区重庆段湖泊水体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和平面二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湖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对湖泊水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首次对湖水源热泵系统冷排水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试验研究,得出了湖水源热泵系统冷排水对湖泊近水域水温、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对湖水源热泵示范工程尾水受纳水域的监测研究,确定了系统尾水对湖泊水温及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①夏季温排水模拟研究表明:在系统最大冷负荷条件下,温排水导致湖泊平均温升约为0.52℃。温升超过1.5℃的高温升区域接近湖泊面积的1/15,绝大部分水域温升在1℃以内。如果间歇运行则温升值不会扩大。   ②冬季冷排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最大热负荷条件下,冬季冷排水导致湖泊水温平均下降0.5℃~1.0℃,系统间歇运行时水温能够较快得到有效恢复:冷排水使排放口附近水域表层溶解氧的微弱升高,而底层溶解氧不变或者降低;冷排水使排放口附近水域氨氮和总氮升高,总磷也有所上升,但是影响不显著;冷排水抑制湖泊藻类的生长,降低藻类多样性指数;冷排水对叶绿素a影响显著,并且原水水质不同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冷排水对水生动物的正常活动产生不利影响,部分水生动物由于对水温不适并且无法迁移而死亡。鱼类同样对低温敏感,过低的温度使一些生命力较弱的鱼类死亡;冷排水对于湖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总体有减缓作用,主要表现在浮游生物量大幅减少。   ③湖水源热泵示范工程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尾水排放对排放口附近水域水温、溶解氧、氮磷和浮游植物都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夏季水温升高导致溶解氧降低,氨氮、总氮和化学需氧量升高,蓝绿藻大量繁殖,富营养化加剧;冬季水温的降低以及尾水的搅动作用导致氨氮、总氮、总磷的升高,硅藻、绿藻数增多和蓝藻数减少,藻类物种多样性下降,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即具有不确定性。   研究水源热泵尾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为地表水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考虑大量桥梁未设置安全岛或其它类型的防撞设施,桥墩客观存在着船撞的风险,并可能因为船撞产生局部破坏甚至整体倒塌。与此同时,桥梁还不可避免地受到腐蚀引起的性能退化,特别是
随着大跨度楼板振动问题的日益突出,人致振动分析成为工程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阶段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作为结构上的主要荷载形式以及引发楼板振动响应的激励源-人行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矿山、水利、城市建设等工程中的高边坡工程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支护难度越来越高。这些边坡工程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下滑推力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由于曲线梁桥能很好地适应地形和跨线的特殊要求,并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所以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应用日益广泛,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基
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一般多发生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等地形险峻的地区,它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尤其是对植被资源的乱砍滥伐,不仅破坏了植被的生长,也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最终导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对泥石流灾害进行有效地防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传统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只能采用简化的方法对构件的应力状态和极限承载能力进行近似计算。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精
对于长距离高扬程多起伏输水工程,一方面,长距离、高扬程要求,在正常供水工况下,输水管道沿线不能出现过长的负压管段,否则在非稳定状况下可能造成管道外压失稳的水锤破坏事
近来年,随着地铁交通的大力发展,地铁运行引起环境振动和噪声问题日益突出。提供有效预测地铁环境振动和噪声水平的方法对线路规划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市自
纯框架结构与钢框架-支撑结构是最常用的钢结构形式。纯钢框架的侧向刚度较差,大震下侧移过大。钢框架-支撑结构抗侧移刚度较高,但在大震作用下,支撑易发生屈曲失稳。学者们
本文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物理意义明确、参数易于确定、计算比较简单,并且能够较为合理地模拟天然沉积土压缩系数随应力水平变化和各向异性导致屈服面倾斜的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