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身份的性别转向——以杨和李斯特的相关思想作为基础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公民身份具有深刻的性别歧视含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内在于传统公民身份的理论结构中,公共领域主要是男性的活动领域,与女性无关。本文通过对传统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并以杨和李斯特的相关思想作为基础,实现了公民身份的性别转向,提出了建立在亲密关系和公民友谊基础上的公民身份模式,以此解决了传统公民身份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本文第一章揭露了传统公民身份的性别歧视问题,重点分析了内在于它的理论结构中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杨对公民身份的理论重建,重点分析了她的“差异化”公民身份概念,以及她提出的群体特殊代表权;第三章介绍了李斯特的“妇女一友好”型公民身份模式,她运用分化的普遍主义原则实现了对一系列传统二分法的超越,提出了一个对妇女更具包容性的公民身份模式;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以杨和李斯特的相关思想作为基础,文章再次把身体政治引入到政治话语中来,并强调了对政治空间和政治行为的改变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建立在亲密关系和公民友谊的基础上的公民身份模式,以此解决传统公民身份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实现公民身份的性别转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以谷林尧陵庙会为研究对象,从民俗学角度对其进行综合性研究。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接郓城,南连牡丹区,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下辖鄄城镇、红船镇、闫什镇
学位
在我国56个民族中,回族人口数量居第四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回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回族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因而各个地区的回族文化既具有整体的共性,也会因
学位
消费者后悔权制度设计源于国外,当时立法设立此制度的目的是赋予消费者一段时间的犹豫期,让其免受来自经营者方的干扰,准确做出消费选择,从而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利益。我国
建国之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逐步走向了集体化,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后来发展农工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长达30多年的集体经济实践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