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公民身份具有深刻的性别歧视含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内在于传统公民身份的理论结构中,公共领域主要是男性的活动领域,与女性无关。本文通过对传统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并以杨和李斯特的相关思想作为基础,实现了公民身份的性别转向,提出了建立在亲密关系和公民友谊基础上的公民身份模式,以此解决了传统公民身份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
本文第一章揭露了传统公民身份的性别歧视问题,重点分析了内在于它的理论结构中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杨对公民身份的理论重建,重点分析了她的“差异化”公民身份概念,以及她提出的群体特殊代表权;第三章介绍了李斯特的“妇女一友好”型公民身份模式,她运用分化的普遍主义原则实现了对一系列传统二分法的超越,提出了一个对妇女更具包容性的公民身份模式;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以杨和李斯特的相关思想作为基础,文章再次把身体政治引入到政治话语中来,并强调了对政治空间和政治行为的改变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建立在亲密关系和公民友谊的基础上的公民身份模式,以此解决传统公民身份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实现公民身份的性别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