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耦合臭氧处理对污泥养分的影响及安全农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污泥年产生量高达3000万t(以含水率80%计),其中约80%的污泥未能妥善进行处理,污泥中丰富的有机质含量(约50%~70%)、较高的含水率和不稳定性,并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不加处理直接施用或抛弃,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污泥是一种复杂的非均匀质体,含有多种细菌以及丰富的氮、磷营养和微量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并且支持植物生长,但绝大部分元素以稳定的有机结合态形式存在,不易溶解释放和加以利用。特别是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与转化问题解决不彻底,增加了污泥利用的风险性。污泥处理技术是应用理化或先进科技方法将污泥中大分子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破坏其絮体结构将胞内物质加以释放。目前污泥处理方法涉及物理、化学、机械、生物水解等领域,焚烧、填埋、超声波、热处理等方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局限性,且可行性差,操作难度大等特点,在实际中应用效果不理想。本文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样品,主要研究酸碱化学处理、臭氧氧化处理和酸碱耦合臭氧处理对污泥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重金属和卫生学指标等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酸碱耦合臭氧处理对污泥养分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酸碱单独处理相对臭氧处理污泥,COD的释放效果需要更长的处理时间,酸碱耦合臭氧缩短了处理时间,在处理30min后,效果更好。酸碱耦合臭氧处理污泥中TN表现出下降趋势;硝态氮的含量变化基本表现一致,均处于上升态势,但耦合处理显然硝态氮转化率更快更高。耦合处理后可溶性磷酸盐结果显示:强酸耦合处理>弱酸碱耦合处理>强碱耦合处理>未调酸碱处理。(2)酸碱耦合臭氧处理污泥安全评价指标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酸碱处理初期,各处理大肠杆菌含量均超过国家安全农用标准,7天后,强酸、强碱处理组均达到安全标准;臭氧处理60min后大肠杆菌含量达标,但7天后,大肠杆菌复活数量达到1300个/100ml,超出安全标准;酸碱耦合臭氧处理污泥,可以缩短大肠杆菌含量达标的时间,且7天后复活率大大降低。酸碱耦合臭氧处理污泥,残渣态重金属所占百分比较大,碱耦合处理组重金属总量高于酸耦合处理组。(3)酸碱耦合臭氧处理污泥工艺参数的优化。通过污泥pH值为4、7、10,臭氧处理时间为10min、35min、60min,污泥浓度为1%、3%、5%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对SCOD、NH+4-N和PO3-4-P影响效应顺序为:臭氧处理时间>pH值>污泥浓度。将3%浓度的污泥pH调节为10,臭氧处理60min,其SCOD释放量最大;将5%浓度的污泥pH调节为4,臭氧处理60min,其NH+4-N释放量最大;将3%浓度的污泥pH调节为4,臭氧处理60min,其PO3-4-P释放量最大。酸性耦合臭氧处理时间60min,对浓度为3%的污泥处理,其营养物质释放量最大。
其他文献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制造企业在为人类的发展创造财富的同时,资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多,导致了资源稀缺、环境污染加重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以浙江省小梅地区SPOT5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eCognition软件为操作平台,开展面向对象的分割分类试验及应用研究,通过对不同参数的分割方案结果进行评价,获得最优分割结果作为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如何进一步了解肿瘤发病的机理,为治疗脑胶质瘤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这一直是医学面
目的建立孕育丹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的枸杞子、香附、三七、红花、白术5味药的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好。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孕育丹的
介绍国内药师与国外药师地位、影响力的差异。国外药师定位准确、作用明显、地位高;国内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自身价值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目前我国医院
<正>随着科研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和复杂,科研经费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由预算引发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归因于预算管理不够科学以及未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手段。目前存在的信息
目的探讨HPLC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操作要点。方法分析HPLC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7个操作环节。结果与结论只有规范化操作,才能使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和一致。
对于那些刚离开幼儿园,背上书包踏进小学的小学生来说,迎接他们的不是比幼儿园更加快乐、更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足一个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需要遵守的空间,一开始他们肯定有着种
本文主要阐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改进基础会计工作的建议。
党校在为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自《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发布后,越来越多的地方党校被列入了地方重点智库机构。对此,地方党校在智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