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矩阵计算及其在立体视差估计中的应用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矩阵的计算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针对如何去除异常数据、提高基础矩阵的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块的基础矩阵的鲁棒估计算法,首先利用经典的角点检测算法和改进的互相关匹配算法获得初始匹配点集;然后运用分块随机抽样策略和改进的8点法去除误差比较大的异常数据,获得内点集;最后对内点集的处理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经典的非线性迭代算法,它能够处理一定范围内特征点定位误差,按照特征点偏差大小调整其加权系数,即偏差大的点加权系数小,反之加权系数大,对内点集进行加权迭代求解。第二种是逐点扩充算法,即在8点初始子集基础上逐点扩充,它以内点集中所有点到其极线的距离总和作为目标函数来考核新点,如距离和不增加则加入新点,直到考核完所有内点,其本质为在内点集中寻找误差相对比较小的子集作为最优子集,并用改进8点法求解基础矩阵。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这两种策略的分块鲁棒算法能有效的去除部分错误匹配,并能处理特征点的定位误差,减小异常数据对基础矩阵的影响,从而提高基础矩阵的估计精度,其中第二种策略的鲁棒性较好。视差估计是立体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本文将基础矩阵应用到立体视差估计中,介绍了一种带极线约束的Delaunay三角形(Delaunay Triangulation ,DT)网格基立体图像视差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把立体图像对中的右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并进行DT描述;然后利用极线约束在左图像中估计出网格节点的对应点,从而得到网格节点的视差;最后利用仿射变换得到其它点的视差。实验结果表明,加了极线约束以后,预测左图像的信噪比有所提高,主观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
其他文献
立体图像技术是目前图像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立体图像技术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科研、军事、教育、工业、医疗、娱乐等诸多领域,都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立体图
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的基本任务之一,用于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不同视角及不同拍摄条件下得到的图像匹配起来。而目前研究较多的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配准方法往往依赖于小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是决定机载雷达动目标检测性能高低的关键技术。当雷达处在复杂的杂波环境中时,STAP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空时二维信息来抑制杂波。目前,STAP技术广泛应用于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它通过将利用射频信号及其空间耦合特性进行通信的电子设备贴在要识别的物品上,实现对静止或移动物品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主要由电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最主要的WLAN安全技术是IEEE 802.11i标准和我国的WAPI标准,它们同步申请ISO国际标准,但由于种种
作为目前最新和最有效的高保真数字音频编码手段之一,MPEG-2 AAC具有压缩比高、重建音频质量好、编解码过程模块化和声道配置灵活等特点,在数字声音的存储、多媒体的网络传输
随着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无线定位与导航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向区域的定位技术越来越受到工业、商业、农业甚至军事等领域的研究者的关注,室内定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并且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中。许多交通事故由于无任何行驶记录,而造成事故责任无法确定。汽车行驶记录仪是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