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铜绿色缓蚀剂的光谱电化学及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pa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对缓蚀剂的开发和应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性能和经济目标研究开发对环境不构成破坏作用即环境友好型缓蚀剂成为未来缓蚀剂的研究发展方向。本论文就是以此为基础,对金属铜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展开研究:氨基酸作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已有研究。我们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表征了各种氨基酸在0.6MNaCl溶液中对金属铜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表现了优良的缓蚀效能,其中半胱氨酸的缓蚀效率最高为63.93%。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缓蚀效率和缓蚀剂分子羧羟基上氧原子和羰基上氧原子的电荷量有关。组氨酸是典型的碱性氨基酸。我们主要运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讨论在氯化钠和硝酸钠溶液中组氨酸对金属铜的缓蚀作用,着重考察了电极浸入时间对电极-溶液界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缓蚀剂L-组氨酸对于铜电极在NaNO3和NaCl溶液中均具有一定的缓腐蚀效果。金属铜电极浸入溶液中0.5h至4.5h之间,时间越长,金属铜电极表面吸附的缓蚀剂分子就越多,缓蚀膜越致密。核酸碱基腺嘌呤作为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优良的绿色缓蚀剂。我们借助于电化学以及SERS光谱技术,对于以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的腺嘌呤分子SAMs应用于金属铜缓蚀的电化学特征和分子吸附结构的光谱表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腺嘌呤自组装单分子膜对金属铜起到了良好的缓蚀作用,尤其在中性溶液中高达99%。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腺嘌呤分子在铜电极上的吸附构型不同。溶液酸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中,伴随着分子的质子化程度的提高,铜表面腺嘌呤分子的吸附构型将逐步由直立转向平躺。这一转变过程通过腺嘌呤的环呼吸全对称伸缩振动的特征谱峰其强度有规律的显著变化而得以表征。
其他文献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及其与PAN-DCD复配混凝剂将某染袜厂染料废水中的溶质胶体或悬浮物颗粒混凝沉淀,并考察了水样的pH、混凝剂的质量浓度、混凝沉降时间对混凝剂性能的影响,
国家教育部进行高考制度改革,实施“3+X”的考试模式,其中X可以是语、数、外之外的一门、几门或综合。这一改革,已在广东省实行,江苏省将在2000年和2001年实施“3+理科(理、
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技术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5年来典型旅游村庄苟各庄村土地用地格局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苟各庄村土地利用经历缓慢起步阶段、快
文章借鉴Schumacher提出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0年的中韩贸易数据估计了两国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SITC一位数10大类产品中有6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好鲜收和花多乐2种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桔梗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和室内盆栽法,在25℃恒温黑暗培养箱中将浸种后的种子进行培养,
做好阶段性的飞行训练量预测工作,对制定合理的飞行计划,安排合适的训练量,防止出现人机配比失衡,训练效率下降,保证足够的训练安排裕度,安全高效的飞行训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
由于衍射极限的限制,传统光子器件很难做到微型化,也无法和现在已经达到纳米量级的集成电路形成互联互通,严重阻碍了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科研工作者对表面等离子体的相
高压注蒸汽法是当今稠油油藏开采的主要方式,在注汽管网中流体以气、液、固三相对弯管形成连续的冲刷,造成弯管的泄漏。采用湍流模型、多相流模型、离散相模型及冲刷腐蚀模型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绿色建筑开始引起重视,覆土建筑在历史上就是作为一种有效的抵御恶劣气候的建筑形式,引起了建筑师的关注。覆土建筑在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发展,公用覆土建
相对于现有的关于PPP项目风险分配的研究都是基于参与方地位对称的情形,该文利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结合项目参与方地位非对称的现实情况,分别构建了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