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妥珠单抗是首个针对Her-2的单克隆抗体,无论是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还是晚期解救治疗,均使患者生存明显获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1月至2018年01月收治的免疫组化结果为Her-2(+++)或Her-2(++)行FISH基因检测提示扩增型,并于我院行术后辅助化疗或晚期一线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行辅助治疗患者共181例,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组共84例,单纯术后辅助化疗共97例。晚期复发一线治疗病例共61例,一线治疗使用曲妥珠单抗者共32例,单纯化疗者共29例。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评估疗效:ORR、DCR、DFS、PFS、OS。分析在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中,曲妥珠单抗疗效、心脏毒性、患者预后与联合化疗方案、转移部位、基线CA153水平、用药间隔及与的关系。使用Kaplan—Melen方法、Log-rank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辅助治疗中:1.辅助治疗联合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患者共84例,单纯行术后辅助化疗共97例,曲妥珠单抗组13例(15.5%)复发转移,单纯化疗组49例(50.5%)复发转移,中位OS分别为:98个月、84个月,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曲妥珠单抗联合辅助化疗相比单纯辅助化疗可使患者获得OS的明显获益。2.曲妥珠单抗组有12例(14.3%)基线CA153水平偏高,5例患者辅助治疗后复发和转移,其中4例为内脏转移,1例为骨转移,CA153水平偏高组的中位DFS为26个月,CA153水平正常组由于复发进展例数未达到50%无法计算中位DFS,但明显获益,两组中位OS分别为98个月、85个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CA153在正常范围组OS、DFS获益更多。3.曲妥珠单抗组有16例(19%)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单纯辅助化疗组,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者共6例(6.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曲妥珠单抗组监测LVEF者共62例,其中出现LVEF下降的共有8例,下降均≤5%,其中1例伴有左室纵向顺应性减低,2例患者出现左心房增大,但有高血压病史。没有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无患者出现心脏性猝死。在晚期一线治疗中:1.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组与一线化疗组的ORR分别为19.3%和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DCR分别为58.1%和14.3%,中位PFS分别为62个月和6个月,中位OS分别为96个月和8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晚期一线治疗中,曲妥珠单抗组与蒽环类加紫杉类、单纯紫杉类、吉西他滨、长春瑞滨联合化疗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3.在曲妥珠单抗组的32例患者中,一线转移部位为单一部位转移者共29例(90.625%),非内脏转移(淋巴结、胸壁、骨)15例(51.72%),单纯内脏(肺、肝)转移者共14例(48.28%),两组的ORR分别为33.3%和7.1%,DCR分别为73.3%和50%,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62个月、16个月,中位OS分别为96个月、55个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4.用药间隔在2年内相比间隔大于2年组,两组ORR分别为31.25%、8.3%,DCR分别为62.5%、50%,中位PFS分别为62个月、17个月,5年生存率:85.7%,79.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5.27例患者监测心电图变化,5例(18.5%)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其中4例为T波改变,1例为Q-T间期延长。出现LVEF下降者共6例,无患者出现LVEF下降≥15%,无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出现心脏结构病变,无患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无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6.曲妥珠单抗组32例患者中基线CA153水平正常者有21例(65.6%),偏高者11例(34.4%),两组ORR分别是25%、9.1%,DCR分别70%、36.4%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55.6%,P=0.05,统计学差异边缘显著。中位PFS分别为62个月、16个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相比单纯化疗在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一线治疗中均可延长生存期,疗效更好。2.曲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一线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无差别。3.CA153在正常范围内的Her-2阳性乳腺癌应用曲妥珠单抗可能会获得更长的生存期。4.在辅助治疗中曲妥珠单抗和化疗的联用较单纯化疗更易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但辅助治疗和一线治疗中均未发生明显心功能受累及严重心脏毒性事件。5.曲妥珠单抗在晚期一线治疗中,单纯内脏转移相比单纯非内脏转移者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非内脏转移组有显著的生存期延长。6.晚期一线治疗初次使用曲妥珠单抗间隔在确诊后2年内相比间隔大于2年组,疗效无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