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影响鲍曼不动杆菌毒力特征及与QS系统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曼不动杆菌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因其耐药性和致病性与日俱增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近年相关研究显示,包括美罗培南在内的多种抗菌药物临床常用给药剂量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过程中多处于亚抑菌浓度状态,而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物不仅对细菌的耐药性、形态、群落结构等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影响细菌毒素产生、运动能力、黏附性等而使细菌的毒力发生显著改变。群体感应是广泛存在于细菌中协调自身群体行为的一种调控机制,这种机制参与细菌毒力以及致病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节。而目前关于亚抑菌浓度抗生素的压力胁迫作用、细菌毒力和群体感应系统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基于我省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在耐药性检测的基础上,探讨了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重要毒力特征如生物膜形成、表面运动性和大蜡螟体内致病性的影响及其与群体感应系统的相关性。从而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筛选新的药物靶标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与结果:(1)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菌株耐药特征:本研究收集并鉴定吉林省院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共60株,通过K-B纸片法测定了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所有分离株对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明确了菌株的耐药特征。结果显示:60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0%~83.33%,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碳青霉烯类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60%和71.67%,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均超过了50%;对四环素类药物中的米诺环素和多肽类药物多粘菌素B尚保持较高敏感性。60株菌中有48株(80%)被确定为多重耐药株。有35株(58.33%)对美罗培南具有耐药性,其MIC测定范围为8-64μg/ml;25株(41.67%)对美罗培南敏感,MIC测定范围为0.25-2μg/ml。(2)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分别应用1/2MIC及1/4MIC美罗培南作用于上述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利用结晶紫半定量方法检测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与不加药组相比,美罗培南耐药株在1/2MIC美罗培南作用下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被抑制;而美罗培南敏感株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下,各组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无显著性差异。(3)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表面运动性的影响:应用细菌运动性检测培养基测定不同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下细菌的表面运动性。结果显示:在无抗生素作用下,60株分离株中有5株具有较显著的表面相关运动能力。在1/2MIC美罗培南作用下,与不加药组相比该5株菌运动能力均显著下降。(4)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对大蜡螟致病性的影响:分别将1/2MIC及1/4MIC美罗培南作用于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应用大蜡螟感染模型观察菌株的体内致病性。结果显示:美罗培南敏感株在1/2MIC及1/4MIC美罗培南作用下对大蜡螟的致病性显著增强,而美罗培南耐药株在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下对大蜡螟的致病性无显著改变。(5)鲍曼不动杆菌群体感应系统与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的相关性:应用生物传感菌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的产生情况,并分析其与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6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21株检出AHLs产生。在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下AHLs产生情况发生改变,但结果不一。进一步比较AHLs~+组与AHLs~-组菌株在不同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作用下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大蜡螟致病性的变化情况,发现在1/2MIC美罗培南作用下,AHLs~+组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而AHLs~-组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无显著改变;在1/2MIC和1/4MIC美罗培南作用下,AHLs~-组大蜡螟致病性增加更为显著。结论:(1)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可显著降低美罗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显著抑制菌株表面相关运动能力;显著增加美罗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大蜡螟的致病性。(2)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产生,群体感应系统可能参与了亚抑菌浓度美罗培南对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形成及致病性的调控。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医疗行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大量的医生开始在互联网上活跃,在网络医疗社区提供咨询服务,在问答社区中回答医疗问题,在社交网络中科普医学知识。
针对工厂企业供电系统无功功率多变及其对供电质量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并联电容器自动投入的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系统。提出了依据系统负荷及功率因数变化统计值为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虚拟社区,满足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国内的知识经济也在迅速发展,知识成为了最有价值的资本,所以知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用户企业的需求日益个性化,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企业为获得效益以及满足用户需求,逐渐采用价值共创的创新模式,使用户企业参与到企业的产品创新及服务创新活动中。例如:淘宝商家信息反馈,推动淘宝服务完善;海尔的开放社区平台,让用户企业充分参与到企业的研发过程。价值共创过程是企业与用户企业双方实现并获得价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双方进行知识交互,知识交互的动
采用加速度时域信号的峭度系数和小波包变换后的频域信号能熵谱定义特征向量,获得证据融合法推理证据;利用测试样本统计得到特征值区间数;基于待测样本特征值与区间数之间的距离
目的:本研究选取茜草Rubiacordifolia L.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孔树脂对其总蒽醌(TAR)提取和纯化工艺进行研究,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茜草总蒽醌产物;并对其总蒽醌和醇提物等物质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业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尤其是银行业在改革开放后的活力和潜力得到极大释放,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