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中连拱隧道——边坡相互作用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拱隧道是一种新型的隧道形式,具有占地面积少,空间利用率高,与洞外线路连接方便,地形适应性较强等优点,但由于连拱隧道断面较复杂,且大多位于靠近边坡的位置,隧道施工对围岩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以某实际连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模拟施工过程,重点研究围岩及边坡的稳定性,为连拱隧道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 本文首先介绍有限元方法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理论和公式,提出分析中的若干基本概念,详细描述采用ANSYS软件模拟开挖的步骤。通过算例说明模拟分析的有效性。接着分析了目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判据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将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安全系数引入到稳定性评价中,对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屈服准则、安全系数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平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边坡几何参数对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连拱隧道与边坡水平距离对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规律。并对“三导洞法”的两种不同施工方案施工时边坡围岩和结构的力学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考察了施工过程中塑性区出现的位置和规律,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确定了连拱隧道及其边坡的安全系数和潜在滑裂面。最后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连拱隧道开挖的空间效应,塑性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将三维有限元结果与二维结果进行了比较,特别讨论了隧道开挖的空间效应。
其他文献
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近代固体力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目前工程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圆柱壳是工程中最常使用的结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这类结构屈曲问题的研
学位
本文提出了横观各向同性电磁固体的广义不连续位移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系统研究了基本解、裂纹尖端的奇异性、以及强度因子等基础理论问题,利用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了三维电磁固体中的共面和平行裂纹间的干涉效应,二维电磁固体中的共线和平行裂纹间的干涉效应,以及各种电磁边界条件的影响。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点力基本解和集中不连续位移基本解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求解广义集中不连续位移(包括不连续位移、不连续电势和不连
为评价低渗透油藏直井体积压裂改造效果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油水两相渗流模型和井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产数据及压裂液返排数据的改造效果评价方法,并进行了矿场
本文基于不可压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在饱和多孔弹性梁中孔隙流体仅沿梁轴向方向运动的假定下,对饱和多孔弹性梁的线性和非线性弯曲动静力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基于
热冲击问题在材料设计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描述材料中热扩散现象的实验定律,傅立叶定律隐含了热扰动传播速度无穷大的假设。对于热作用时间较长、强度较低的稳态传热
由压电和压磁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或结构可以实现机械能、电能和磁能之间的相互转换。压电—压磁复合材料或结构的多场耦合性能使其成为制作传感器、磁电控制装置、微波器件和
上行开采法是指在一个煤层群内,含有两层以上并有一定间距及开采价值的煤层,在开采手段上是先采下部煤层,然后再开采上部煤层。由于这种采煤方法在实际当中很少应用,目前还缺
圆柱薄壳结构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地应用在飞机、火箭、潜艇的主体结构,也是机械、化工等其它工程方面的常用结构元件,由于在实际使用的构件中存在各种结构缺陷,这些缺陷往往表现
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 BLDCM)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永磁材料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永磁电机。BLDCM既具有直流电机的优良性能,还具有结构简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