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热冲击问题时空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冲击问题在材料设计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描述材料中热扩散现象的实验定律,傅立叶定律隐含了热扰动传播速度无穷大的假设。对于热作用时间较长、强度较低的稳态传热过程以及热传播速度较快的非稳态常规热传导过程,这个假设具有足够的准确度。但对热冲击问题,即极端热传导条件下的非稳态传热过程,如微时间或微空间尺度条件下的传热问题,热波传播速度的有限性必须考虑,此时会出现一些不同于常规传热过程的物理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的非傅立叶(non-Fourier)效应。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航空航天热障涂层等领域中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研究空间、时间微尺度条件下热传导问题的微尺度传热学成为当前的热点。在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中,基于经典连续介质力学理论的有限元算法由于其高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已被广泛使用。但对于具有微结构特性的复合材料,由材料的非均匀性引起的多尺度问题势必导致数值计算量增大,使问题难以处理。为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跨尺度计算问题,采用尺度关联的材料多尺度分析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文采用时空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热冲击载荷作用下二维周期性微结构材料的非傅立叶热传导问题。通过引入放大的空间尺度和缩小的时间尺度,合并不同阶的均匀化非傅立叶热传导方程,消去缩小的时间尺度参数,得到含有空间四阶导数项的高阶非局部热传导微分方程。并进一步用C~0连续修正了高阶非局部传热方程的有限元近似解,使问题的求解避免了有限元离散的C~1连续性要求,获得含有混合二阶时间—空间导数项的高阶非局部模型控制方程,以研究由空间非均匀性引起的非傅立叶热传导问题的波动效应和弥散现象。最终通过有限元离散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给出了多种工况下的二维数值算例,将得到的数值结果分别与精细有限元模型和经典均匀化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本文发展的高阶非局部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都可以很好的对电力系统出现的低频振荡进行抑制,但是当两者共同作用时却有可能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甚至导致系统的崩溃。由于这种交互作用非常复杂,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利用PSCAD/EMTDC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通过调节电力系统稳定器和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的参数,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
目前大多数结构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都是针对连续变量的,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比较少。而实际工程中,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导致设计变量往往都是离散变量。因此,建立适用于离散变量结构优化设计计算的算法是很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有:(1)建立了离散变量结构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2)针对结构构件截面尺寸优化问题,①提出了基于面积匹配思路的离散变量满应力齿行法,求解桁架结构离散变量尺寸优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开发并验证了用于油藏模拟历史拟合、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评估的智能代理模型,将其应用于油藏模拟的两个案例中.第1个案例研究
学位
本文从微观上对材料的断裂机理及断裂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分析、总结了以往对断裂过程的试验观测及相关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低合金钢断裂的过程为:(1)脆性微粒的滑移产生了
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是近代固体力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目前工程实际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圆柱壳是工程中最常使用的结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这类结构屈曲问题的研
学位
本文提出了横观各向同性电磁固体的广义不连续位移边界积分方程方法。系统研究了基本解、裂纹尖端的奇异性、以及强度因子等基础理论问题,利用积分方程方法研究了三维电磁固体中的共面和平行裂纹间的干涉效应,二维电磁固体中的共线和平行裂纹间的干涉效应,以及各种电磁边界条件的影响。其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点力基本解和集中不连续位移基本解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求解广义集中不连续位移(包括不连续位移、不连续电势和不连
为评价低渗透油藏直井体积压裂改造效果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建立了油水两相渗流模型和井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产数据及压裂液返排数据的改造效果评价方法,并进行了矿场
本文基于不可压饱和多孔介质理论,在饱和多孔弹性梁中孔隙流体仅沿梁轴向方向运动的假定下,对饱和多孔弹性梁的线性和非线性弯曲动静力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