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基于“调神”理论的针刺方法治疗失眠及其伴发的轻度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本研究的针刺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4例失眠伴随轻度焦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穴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治疗组在传统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会、神庭、本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基于“调神”理论的针刺方法治疗失眠及其伴发的轻度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本研究的针刺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4例失眠伴随轻度焦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穴取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治疗组在传统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会、神庭、本神穴,治疗时先针刺百会、神庭、本神穴。百会穴向后平刺进针,神庭、双侧本神处均沿经脉向上、下各刺一针,针刺深度为至冒状腱膜下30mm,捻转频率200r/min,每穴行针时长2min,随后进行传统针刺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min。两组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6次/周,中间休息1日,1疗程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睡眠状态评分量表(SRSS)的评分变化,并进行比较,评价临床疗效。使用SPSS23.0软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PSQI评分方面: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PSQI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基于“调神”理论针刺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在降低PSQI评分方面疗效显著。2.HAMA评分方面: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HAMA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3.SRSS评分方面: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SRSS评分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比较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SR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 5)。4.总体疗效: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疗效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调神”理论的针刺方法与传统针刺治疗对于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的病情均具有临床价值,均可以减轻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的轻度焦虑状态。2.与传统针刺方法相比,调神治疗组在PSQI、HAMA、SRSS评分下降程度均更优,说明用“调神”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失眠伴轻度焦虑的疗效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电针阿是穴治疗紧张型头痛(瘀血型)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紧张型头痛(瘀血型)提供更加有效的针灸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紧张型头痛(瘀血型)受试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眼针结合电针组)30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治疗组选用:眼针取穴为上焦区、肝区、心区,均为双侧取穴。然后取头痛较明显部位的2组阿是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选用《针灸学》中头痛病针灸选穴治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运动障碍提供更有效的针灸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眼针配合运动疗法组)30例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眼针取穴为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心区、脾区(均为双侧),同时配合康复运动疗法;对照组选穴参照《针灸学》教材,中风的针灸处方治疗,两组
目的:评估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施以针刺八脉交会穴联合廉泉三针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收集2019年3月-2021年1月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治疗的44例诊断为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八脉交会穴联合廉泉三针针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22例,两组均以采用相同的西医常规药物作为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偏身麻木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优化针刺治疗中风后偏身麻木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偏身麻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调神通络针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针刺穴位为百会、神庭、人中、膻中、内关(双侧)、神门(双侧)、三阴交(双侧);对照组针刺穴位为顶颞后斜线(健侧),曲池、外关、中渚、合谷、足三里、悬钟、
目的:通过观察化瘀安神针刺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失眠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入组的60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分别在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化瘀安神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得气后留针30min,治疗3个疗程(1次/d,1个疗程7d,每周休息1d),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各指标分值及总分、HAMA评分、HAMD评分、中医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结合揿针针刺疗法对于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通过与单纯常规针刺组的疗效相对照,明确常规针刺联合揿针针刺治疗该疾病的优势,为临床治疗面肌痉挛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面肌痉挛诊断标准的60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一科门诊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揿针针刺治疗,主穴选取:翳风、颧髎、太阳、合谷、太冲,根据痉挛部位选取局部配穴,口角周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腹针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筛选64名满足纳入标准的本病患者,使用生物统计学软件(SPSS23.0)产生随机数字表,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患者。嘱受试者均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次,日一次,连服4周。治疗组同时采用电针结合腹针治疗,对照组用传统针法治疗。治疗组取穴:主穴:贲门、幽
目的:是为了得到轻中度的阿尔兹海默症在督脉针刺结合安理申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成效及其影响,探讨督脉理论对于督脉针刺在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其指导意义,为督脉针刺在临床上的治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进一步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24例。。其中对照组1采用基础药物安理申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2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安理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联合常规针刺对痰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背俞穴埋线治疗该病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周针刺6天,休息1天,为1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每疗程第一天针刺后进行背俞穴埋线。治疗持续4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卒中后抑郁评估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法针刺曲池穴为主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治中风后手指痉挛性瘫提出更为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本试验临床纳入标准的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下,分为“苍龟探穴法针刺曲池穴为主组”(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的针刺治疗。本次课题采用Fulg-Meyer量表(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Br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