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幼儿教育专业构成中伦理敏感性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幼儿教育中伦理敏感性缺失的现实背景,研究者选择以幼儿园教师的伦理敏感性作为本研究的论题。本研究将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界定为幼儿园教师对保教活动中蕴含的伦理价值与潜在的伦理问题的领悟与解释能力,内含伦理觉察、后果意识、情绪体验三个核心成分。致力于探究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的现状以及影响伦理敏感性的因素,故而,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核心任务展开:1.编制一份能够准确测量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的工具;2.测量幼儿园教师实际伦理敏感性水平;3.探究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针对任务一,研究首先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从宏观上了解他们对伦理敏感性的认识,并为编制调查工具收集案例。在此基础上,编制情境式伦理敏感性调查问卷,并以504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对调查问卷的结构、信效度进行验证。最终确定一套包含8个维度、34个项目的调查问卷,其信度、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针对任务二,研究者以Z省455名幼儿园教师为被试,用自编的伦理敏感性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整体处于中等以上,未达到良好水平;②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各领域发展不均。从伦理关涉对象来说,幼儿园教师对师幼互动中的伦理问题较为敏感,但忽略了教师与家长、与同事和领导、与社区和社会互动中的伦理问题。从伦理敏感性的结构性维度来说,幼儿园教师在后果意识维度上得分最高,在情绪体验维度上得分次之,在伦理觉察维度上得分最低;③伦理敏感性在不同教龄、职称、婚育状况者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教龄上表现为:成熟型教师(教龄10年以上)>新手型教师(教龄0-3年)>经验型教师(教龄4-9年),且成熟型教师与经验型教师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职称上表现为:幼儿园高级职称>未定级>幼儿园一级职称,且高级教师职称者与一级教师职称者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教龄和职称这两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来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存在“脱敏期”。在婚育状况上表现为:已婚己育者>未婚未育者>已婚未育者,且已婚已育者的伦理敏感性显著高于已婚未育者;学历、所学专业、园所等级、办园性质对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的影响不显著。针对任务三,研究者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根据研究假设编制成访谈提纲,从参与伦理敏感性现状调查的被试中随机选择62名幼儿园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综合访谈与问卷调查所显示的结果,得知影响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的因素有:①情境中伦理问题可能带来伤害的严重程度;②教师的工作年限、职称、生育状况、专业伦理教育背景等客观因素;③教师的性格倾向、换位思考能力、专业认同感、专业价值观取向等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