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件的控制策略建模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诸如通信网络、交通控制系统等大型复杂的动态系统难以用传统的状态方程进行描述,不再属于连续变量系统的研究范畴,这类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状态的改变受到离散事件的驱动,研究人员将这类系统称为离散事件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利用基于事件的研究方法来对复杂系统的控制进行研究是最近几年比较新兴的研究方法,并且离散事件系统的监控理论和基于事件的控制方法目前在一些科研领域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有关离散事件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监控理论与性能分析,但离散事件系统监控理论对控制模型及建模研究相对较少。   由于全世界对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日益关注,建设智能电网成为被普遍接受与认同的解决方法与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在控制方法上有包括事件的快速响应与仿真、自适应控制等关键要求。研究人员认为电网在一定程度上可被建模为离散事件系统,因此立足于智能电网的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以层次型自动机为基础的控制模型并定义了相关的约束条件,给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的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以事件类型作为模型的扩展维度,根据事件的重要程度与发生频率这两个因子来确定模型扩展的顺序对系统状态进行继承,最终得到多维的层次型的自动机模型,保证重要程度越高的、发生频率越高的事件的响应时间越短,达到重要事件响应的实时性目标,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状态爆炸问题。另外考虑到模型的实用性,提出采用基于事件的控制方法以集中式控制模式来部署实现控制模型,研究了基于事件的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的设计问题。   最后讨论了模型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使用基于事件的控制方法为原则设计了整个仿真平台。以路灯管理控制系统为实型,展示了建模过程,对获取的基本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仿真条件下各事件的平均响应时间。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模型与建模方法能够保证重要程度高的事件响应实时性。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正交相位编码信号波形、正交多载波相位编码信号波形、正交混沌波形和正交混沌频率调制波形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正交波形设计结果。  对于正交相位编码信号波形设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多智能体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机器人网络、城市交通系统、分布式计算、神经网络机器人协作、无线传感器等领域。其研
近年来,混沌信号在保密通信、快速随机数产生、雷达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从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系统可通过引入外部扰动如光反馈、光注入、光电反馈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多媒体时代,多媒体通信也成为人类交流的很重要的一种方式。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以其高效的压缩性能,良好的图象质量,更好的网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信息渠道。教育相关问题一直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每一个政策的实施都会引起广泛的评论和猜
随着现代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智能控制器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进步。由于晶体管尺寸的极限和光刻成本的增加,基于电子电路技术的各个领域的发展均受到了限制。人工神经网络
本文结合某制导雷达,介绍了雷达信号处理流程及其采用的信号处理方法(脉冲压缩、动目标显示、动目标检测、单元平均恒虚警、目标区分等)的理论基础,并进行计算机仿真。然后利用
本文研究了MIMO系统信道间的空间相关性对信道容量的影响,分析了天线间距和角度扩展等参数与空间相关性大小的关系,而这些所得结论对MIMO技术在室内环境中更好的应用具有指导
超声成像以其安全性高、无损伤、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自身成像机制的限制,超声图像会被乘性斑点噪声污染,图像质量会大大
中继协作通信技术可以带来空间分集增益,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中继网络中使用物理层网络编码,可以在不损失分集增益的前提下有效地改善中继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吞吐量,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