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ykxc1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老的东方文明,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关注的又一焦点。汉字作为向世界人民普及汉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让很多外国人望而却步,每年还有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人丢掉汉语,这令人痛心,令人深思。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讨论汉字是否还能适应新时期汉语发展的要求。在当今国际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承载着悠久的古代文明,蕴含着大量的古代文化信息的汉字如何尽快实现国际化、标准化,迎接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挑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很多都是宏观上的论证,对汉字和汉语的关系缺少客观评价,对汉字不便和不能使用的领域缺乏系统的分析。对汉字性质的研究大多仅停留在汉字的表意还是表音方面,并没有很客观地看到汉字在记录汉语过程中不断表现出的不适应方面。然而一些学者也有的忽视了我们今天仍然要提倡的是在一些汉字不便和不能使用的领域使用汉语拼音,而不是去汉字化。为了研究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汉字和汉语的关系,作者阅读了大量语言文字方面相关的文献和著作,并做了大量的调研,试图通过搜集大量的语料,通过对汉字不便和不能使用的领域的研究来论证汉字和汉语的关系。论文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从汉字的性质看汉字和汉语的关系。通过对众多学者关于汉字性质论述的分析提出汉字记录语素中的音节有其不便的地方。应该使汉字的性质单一化,只记录语素,成为典型的语素文字。   二、汉字记录汉语不便和不能使用的领域分析。汉字在记录生僻字、叹词、拟声词、联绵词、以及外来词语、字母词等词语时有很多不便,通过统计新华字典以及《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这些词的个数,提出如果用汉语拼音来记录一些汉字不便记录的词语的话可以大大减少对外汉语教学以及海外华人学习汉语的词汇量。   三、汉字易造成文本歧义而影响汉语的交流。通过现代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当中汉字造成文本歧义大量语料的列举归纳出汉字造成文本歧义的类型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四、汉字和汉语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向。通过论证可以看出汉字在汉语不断发展的新时期逐渐表现出与其不适应的方面。为了扩大汉语的使用范围,迎接真正汉语热的到来,坚持以汉字为正式文字,在使用规范汉字的同时,认真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及正词法,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它与汉字相辅相成,在汉字不便和不能使用的领域使用汉语拼音。汉字和拼音方案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为汉语服务,为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服务,一起在新世纪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盛唐隐逸风气炽盛,归其因主要是唐王朝对隐士优渥有加。另外,科举的兴盛、别业的繁盛、佛禅的大兴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唐帝王对隐士的厚遇造成了整个社会对隐士的推崇,于是,以隐求
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在小说创作中一直致力于关注和言说女性命运。不论是描写华人在异国他乡挣扎谋生、辛苦奋斗的海外题材,还是反映普通民众在半个世纪历史进程中的生活面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