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不对称还原胺化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纯手性胺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经常作为拆分剂和手性砌块被广泛用于医药、农业化学、精细化学等领域中。手性胺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相对于化学法,生物法因具有原子利用率高、选择性高、副产物少、催化过程条件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手性胺的合成制备。其中,最近发展的胺脱氢酶催化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制备手性胺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因为该反应利用廉价的无机铵为胺供体,产生的副产物只有水,是一种更加绿色的手性胺制备过程。但是目前这类酶主要是以天然的L-氨基酸脱氢酶为起始对象,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造而来,因此所获得的胺脱氢酶均为(R)-构型的酶,只能用来合成(R)-手性胺,迄今还未见有(S)-胺脱氢酶被报道。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尝试通过土壤筛选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具有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S)-手性胺功能的微生物,为天然来源(S)-胺脱氢酶的鉴定提供研究基础。首先,本文以(S)-α-苯乙胺为唯一氮源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得到了 2株具有酮不对称还原胺化能力的菌株;以(4-氟苯基)丙酮作为复筛底物,对这两株菌催化酮不对称还原胺化的能力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菌株ES11在NH4C1的反应体系中可以高效转化(4-氟苯基)丙酮为(S)4-氟-α-甲基苯乙胺,产物ee>99%,因此被确定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特征分析和16S rDNA的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表皮短杆菌,命名为 Brevibacterium epidermidis ECU1015。其次,对B.epidermidis ECU1015的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催化还原胺化(4-氟苯基)丙酮反应的最佳胺供体为NH4Cl,最佳浓度为1.25 M,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佳缓冲体系为KPB缓冲溶液(pH7.5,0.2M),最佳的助溶剂为DMSO;对于相应的脱氨化反应,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佳缓冲体系为Glycine/NaOH缓冲溶液(pH 10.5,0.2 M)。此外,高底物浓度不利于该菌株催化还原胺化反应和脱氨化反应。最后,在最适的反应条件下,将B.epidermidis ECU1015催化的外消旋4-氟-α-甲基苯乙胺动力学拆分和(4-氟苯基)丙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反应放大到100 mL反应规模,分别得到了(R)-和(S)-4-氟-α-甲基苯乙胺,ee均大于99%。这说明B.epidermidis ECU1015是一株具有酮不对称还原胺化功能的微生物,为(S)-胺脱氢酶的获取提供了研究对象。
其他文献
青羊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介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动物,它们只存在于民谣和传说中。我曾在外国资料中见过北极的石羊、喜马拉雅山上的塔尔羊、阿尔卑斯山的岩羊,它们似乎更接近我所想
期刊
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当前中国儿童维生素C缺乏的主要原因,介绍了维生素C结构与功能,药食与食补的解决方法、食量以及注意事项。
用70%乙醇从大血藤中提取原花色素,并对粗提物进行纯化和分离,采用香草醛-盐酸比色法测定各样品中原花色素含量,并测定各样品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血藤乙醇粗
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平”不仅指平淡没有波澜,也指平常没有新意。近年来,不少学校以“创新作文”、“个性化作文”为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教师的创新旗帜引导下
探讨了大学生接受社会支持、提供社会支持与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接受主、客观社会支持对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有预测贡献,特剐是提供社会支持的主动
【目的】确定新疆杏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方法】采集新疆伊犁、库车、喀什等地的李光杏、小白杏、色买提杏等鲜杏品种,在室温或4℃条件下贮藏,对贮藏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是学生走出义务教育,步入高中课堂的衔接教材。习题是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的展示形式、教材编排设置的合理程度、习题的编制均是衡量一
化学习题是化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的
针对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高低温测量的难点和特点,提出了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热真空中对卫星天线面板的高低温变形进行测量。成功地利用2台经过保护的专业像机组成双相机
目的了解重庆市江北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做好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北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11~2012年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