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病中诗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geof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作为自然生命体,无不处在健康或非健康状态中,文学家自然不能例外。健康状态的指标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种。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是生命的常态,而非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则是生命的异态。一般而言,人吃五谷,都可能患上疾病,而生理的疾病常导致心理变异;反之,心理压力也会导致生理病变: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互为因果。生理病变原因除了物理性之外,一般还伴随着社会性原因。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生理病变,都会给作家心灵世界造成强烈反应,产生健康状态下迥然有别的感觉印象和理性认知,使之在观察主客观世界时获得了特别的感受和认识。迄今为止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是就创作主体在生命常态下的创作而展开。近年来,本课题的零星研究已经产生,在以下诸方面有创获:一是作家的病案;二是疾病的苦痛体验在作品中的表现的描述;三是作家疾病与其作品风格的关系探讨;四是作家疾病与思想的关系考察。这些已有成果将成为本课题深入开展的基础之一。但由于已有成果多针对个案而展开,大量的疾患作家没能纳入研究视野,因而疾病与文学规律性考察尚未成为可能。本课题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家生命异态与其作品关系进行全面的学理探讨,并对其原因作深入的考察。白居易是中唐诗坛的领袖人物,历代、德、宪、穆、敬、文、武宗七朝,是一位长寿而高产的诗人,也是一位体弱多病的诗人,他借诗歌真实详尽地展示了这一历程。本课题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疾病对白居易的心态、情感与思想的影响并追究其发生原因。一.疾病对白居易心态的影响。白居易的病情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患病种多;二是病情延续时间长。他的一生几乎是在与各种疾病的苦斗中度过的,这种特殊的遭遇势必对其心态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心态呈现阶段性特征:青少年时的隐忧;下邦时的焦虑;外任时的调适;归洛后的淡然。二.疾病对白居易时空意识的影响。白居易在长期的病患生活中进一步强化了主体意识,对生命的存在形式(时空)有了深刻的领悟:时间感强烈而主观,空间感狭小并由外而内收缩。三.疾病对白居易情感的影响。表现之一是病中对亲友的思念;表现之二是对自身与病中亲友的担忧;表现之三是疾病使其所属集体渐趋凋零从而产生的悲痛与无奈。四.白居易对疾病疗救途径的选择。一是远离政治中心。疾病不是白居易远离政治中心的第一因素,但长期的病患折磨又是促使他辞官的重要原因。出于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考虑,他选择了一条特殊的隐退之路——中隐。三是宗教信仰转变。白居易一生出入三教,但在不同境况下,有所侧重,其原因除政治上受挫外,疾病的威胁也是重要方面。
其他文献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管理细节及技术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技术改进进一步优化,使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更符合建筑行业发展需求。本文将从当前建筑工程
恢复性少年司法模式是在福利倾向模式、司法严罚模式无力有效改善少年犯罪问题之情势下,顺应恢复性司法潮流,寻求促进罪错少年顺利复归、有效补偿被害人、恢复社区和谐关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然而粮食生产是以耕地作为基础的,一旦耕地保有量发生动摇,那么农业生产就会像倒掉的塔米诺骨牌一样,势必会传导至脆弱的“粮食命脉”,继而威胁我国的
南宋词人姜夔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是因为其文学成就,也因为其人格魅力。姜夔在不得志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浪漫洒脱,且洁身自好、志趣高雅,与晋宋人物的风范情怀有一定程度的呼应
农村地区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没有相应的得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和“三农”问题的矛盾尤其凸显。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具体体现在,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增长;禽畜粪便、
随着农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与深入,过量化肥施用所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对人居环境和健康造成威胁。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农业生产中潜在
<正>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路径,而且已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既定方针。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领域的诸多探索及其所取得的众多成果,已突破了经典教
姜夔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论家。他的诗学思想深刻独到 ,不同流俗。在诗的本体论方面 ,他不苟同当时盛行的江西诗论和理学诗论 ,倡导“诗缘情而绮靡” ;在主体论方面 ,他从
在中国社会和经济都高速发展的现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中国继续繁荣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点,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注。而作为清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人类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和强度不断增大,出现了土地退化、土地污染、水土严重流失、荒漠化等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