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vin法建立兔、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不同成功率的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Zivin法[1]是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最常用的方法,30多年来大量的研究者通过更换动物[2]、改良切口[3]、改变阻断方法[3]等措施试图获得一个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相似度高的理想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但迄今仍没有一个“黄金”标准来制造一个理想模型,能够临床相似性好并发症少或无并发症,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争议[4]。本研究通过比较Zivin法建立大鼠和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探讨新西兰兔和SD大鼠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优缺点,总结提高建模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采用Zivin法(左肾动脉下腹主动脉夹闭后再灌注法),按缺血时间的长短分轻、中、重三级分别建立30例成年新西兰兔和成年SD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新西兰兔组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3组分别控制缺血时限为30min、45min和60min,模拟轻度、中度和重度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D大鼠组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分别控制缺血时限为30min、45min和60min,模拟轻度、中度和重度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建模后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标准[4]评价新西兰兔和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变化。分别比较三种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后6h、24h和48h新西兰兔和SD大鼠改良Tarlov评分的统计学差异。比较兔和大鼠建模成功率并分析原因。结果:轻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缺血再灌注6h、24h、48h新西兰兔组改良Tarlov评分与SD大鼠组改良Tarlov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新西兰兔组6h、24h和48h改良Tarlov评分与SD大鼠组改良Tarlov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新西兰兔6h、24h和48h改良Tarlov评分与SD大鼠组改良Tarlov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西兰兔组成功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例(成功率93.3%)。大鼠组成功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例(成功率10%)。结论:新西兰兔和SD大鼠建模成功率差别较大,Zivin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率较低,解剖学差异可能是导致Zivin法建立新西兰兔、SD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不同成功率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过去的一个世纪,人类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又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寻求应对之策。于是,生态学理论应运而生,生态学的理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人类所从事的多
美国电影《后人》一公映,立即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好评,先后收揽十几项大奖。中年房产律师马特·金,事业成功,有贤淑的妻子和聪明淘气的女儿。危机袭来,主人公马特·金从最初
在医学领域中,由于医学图像仪器的成像机理及应用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模态的医学图像从不同角度反映人体信息,仅从单一源图像是无法对病人进行全面诊断。图像配准和融合能将
电影《一曲难忘》是一部关于著名音乐家肖邦的故事片,作为电影,它与肖邦真实的经历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影片中所表现的肖邦那富有音乐激情的一生却是极富感染力,它塑造了一个
在我国中小学,现代心理辅导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教育活动,但其活动规范尚待形成。本文论述了学校当今开展这项活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总结文献和作者个人的教育实验的基
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到美剧《行尸走肉》的热播,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僵尸文化已成为美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反映在影视、游戏、
据统计,到2009年,全球商船运力已达89.19亿载重吨,庞大的船队给环境带来巨大负面影响。数据显示,世界各地民用船舶,超过100吨的已登记约52000艘,每年耗用燃油约5亿吨,随之而
目的制定高血压的用药方案及审方规则,为药师审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高血压疾病的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等文献,确定了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农业观光园是21世纪一种新型的园林形式,它的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农业观光因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
目的:采用临床观察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灵活运用方药,发挥中医治疗特色,通过和对照组的比较,以证实用活血益气利水温通法来治疗KOA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