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和2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分析HIF-1α基因和HIF-2α基因表达与PTC及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探讨它们与PTC进展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 方法: 1.标本来源 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06月台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共60例。其中实验组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22-67岁,平均44.6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是否伴钙化、是否合并桥本病、是否侵犯包膜分成7个亚组,其中实验组中年龄≥45岁18例,<45岁12例;肿瘤直径>2cm的12例,肿瘤直径≤2cm的18例;伴淋巴结转移10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标本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1-77岁,平均43.2岁。标本体积约5×5mm-20×20mm大小,2/3于20min内置于-80℃冰箱中保存,用于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将剩下的1/3组织放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后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所有标本均经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手术之前均未接受过内分泌治疗或内照射等治疗。 2.方法 2.1 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分别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对照组中HIF-1α、HIF-2α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组间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统计学显著差异。 2.2 蛋白质杂交(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组中HIF-1α、HIF-2α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组间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统计学显著差异。 2.3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分别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HIF-1α、HIF-2α蛋白表达情况及分布情况,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统计学显著差异;同时分析HIF-1α、HIF-2α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它们在不同临床病理阶段的表达差异。 结果: 1.Real-time PCR: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较对照组中HIF-1α mRNA表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HIF-2α mRNA的表达量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者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无相关性。 2.Western blot: HIF-1α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中明显增高,结果经t检验,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HIF-2α蛋白表达量也较对照组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IHC: HIF-1α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呈强阳性,且胞核、胞浆均有表达,而在对照组中表达为弱阳性或阴性,HIF-2α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且以胞浆表达为主,而在对照组中表达为弱阳性或阴性。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并且它们的表达结果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钙化、分期、侵犯包膜及桥本病均无关,HIF-1α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HIF-2α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并且两者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 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IF-1α、HIF-2α在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出现明显升高。HIF-1α、HIF-2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可能起促癌作用。 2.甲状腺乳头状癌中,HIF-1α、HIF-2α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均出现上调。两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同向变化,提示它们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展中可能通过不同机制起着相同或相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