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和菜粉蝶幼虫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host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云南引种的印楝为试验材料,运用固-液连续萃取的方法对其中的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减压浓缩后得到印楝种仁的甲醇粗提取物,得率为13.8%,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其中印楝素的含量为9.275mg/g。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对小菜蛾和菜粉蝶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印楝种仁甲醇粗提物对小菜蛾的毒力回归方程式为:y=0.7121+3.3271x,LC50(%)为0.1944;对菜粉蝶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式为:y=2.8700+1.9825x,LC50(%)为0.1187。小菜蛾和菜粉蝶幼虫经稀释200倍的种仁甲醇粗提物处理后,第15天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0.4%和89.4%,说明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和菜粉蝶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采用低浓度的印楝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进行了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的测定。结果显示,印楝提取物在低浓度下对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不明显,但具有较好的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不同浓度印楝药剂处理后24小时,试虫的拒食率分别达到37.5%、46.7%和61.9%,拒食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印楝提取物处理后,幼虫的生命历期明显延长,同时总的取食量下降。稀释200倍、300倍和400倍的药剂处理后,幼虫的历期分别是对照组的1.72倍、1.53倍和 1.24倍,而总的取食量则分别是对照组的 60.8%、61.5%和 74.7%。这一结果对田间应用印校提取物防治小菜蛾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细胞学实验观察表明,印谏提取物对菜粉蝶幼虫的中肠组织有破坏作用,处理后48小时能够引起中肠细胞的明显病变,中肠细胞自溶并最终导致试虫的死亡,证明印流活性物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是导致取食实验中试虫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的结果显示,印核提取物处理后,小菜蛾与菜粉蝶幼虫的酯酶活性被明显抑制,而且抑制作用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而加深,表明印探提取物不仅可以作为杀虫剂使用,而且还可以与其它杀虫物质混用并发挥增效的作用。对酯酶活性的抑制不仅与印谏提取物导致试虫中毒的机理有关,同时也与试虫的抗性有密切关联,有必要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对云南引种印课的提取物对小菜蛾和菜粉蝶幼虫的毒杀作用、拒食作用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进行了室内的测定,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将为田间应用印核提取物防治害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无线定位技术是一项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线定位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安全服务、资讯服务、导航服务、追踪服务等众多方
学位
本论文由二部分组成:(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DNA抗流感病毒保护性的序列解析;(2)神经氨酸酶酶活性关键序列分析。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是流感病毒表面主要糖蛋白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密集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自组织方式组成的分布式多跳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监测区域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并报告
学位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寻找合适的新能源成为国际上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青睐,经过多年发展太阳能电池材料也得到充分的研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比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更为环保,将会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研究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层和本征非晶硅层的制备和性能。透明导电层方面采用超声喷雾法制备掺氟氧化锡(Fluorine doped tin oxide, FTO)薄膜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分为三个步骤:1)病毒与宿主接触;2)与辅助受体结合;3)融合。HIV-1的包膜糖蛋白在这三个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包膜糖蛋白由env基因编码,成为gp160
学位
基于半导体P-N结的直接能量转换式同位素电池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技术的快速发展,硅(Si)基、碳化硅(SiC)基直接转换式微型同位素电池
ZigBee协议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线通信协议。因为该协议具有传输距离短、功耗非常低、成本低等优点,该协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