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值税自诞生以来,其税收中性原则、扩大税基、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等优势很快凸现出来,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青睐。根据税基的宽窄不同,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1994年税制改革时,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失控,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下降的时期。为保证财政收入,限制过渡膨胀的非理性投资,我国当时选择了生产型增值税,即在计算应税增值额时,没有将固定资产等生产资料的消耗部分予以扣除。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1994年起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暴露出缺点和矛盾,它不再适合我国的市场经济。世界统一市场要求形式统一的流转税体系,而消费型增值税则以终点征税原则适应了国际性的要求。从优化税制角度看,消费税型增值税是增值税转型的必然。欧盟(1993年11月前称为欧共体,下同)国家在1954-2004年的50年间,对实施和在世界推广增值税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常引以为傲,同时也得到全世界的公认。目前,在实施增值税制度的140多个国家(地区)中,有90%以上采用消费型增值税,而且各国对出口货物一般都实行零税率。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消费型增值税比生产型增值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从国内形势看,近几年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扩大内需和出口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国际形势看,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波及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势头,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经济衰退的迹象。国际经济下滑,直接导致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减少,尤其是对美出口的降幅较大。2009年1月1日在全国推出的增值税转型是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的一次重大税制改革,是一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利好政策。我国实行分税制的财政分配体制,增税转型将对各级政府财政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财政收入来源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增值税收入,而中央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占到一半以上。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导致财政收入减收的因素主要有增值税的减少、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减少、教育费附加的减少和企业所得税的增加这几方面。短期来看,增值税转型加重了中国的财政负担,与目前的财政政策有一定冲突。长远看,增值税的改革有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刺激和推动内需,鼓励靠技术进步推动增长模式的转变,从而对经济的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财政收入总量也会随之逐渐增长。短期内,增值税转型尽管会导致重庆市税基缩小,但在现有重庆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下,转型对重庆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小,财政会继续增收,不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远看,增值税转型将有力刺激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重复课税,增强产品竞争力,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实施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市经济社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增值税作为中国第一大税种,转型本身绝非增值税改革的终结,通过进一步改革使得增值税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只要我们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财务影响表现消费型增值税的对项目收益的直接影响就是使企业投资当年所交的增值税及以增值税为计税基础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的减少,企业现金流量增加。同时,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固定资产以不含税成本入账,导致企业在折旧年限内每年计提的折旧额减少,从而企业利润将会相应的增加,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也就会随之增加,现金流减少(利润增加的一部分),企业的税负结构因此也就发生了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现金流(相当于使企业获得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企业的利润和税负水平等投资指标,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收益和投资决策。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增值税转型对现金流量、税负、税后净利润、预期收益率等投资指标变动的分析来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及整个社会投资的刺激作用。同时,本文从成本有机结构角度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不同类型企业影响。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解决资本密集型企业实际税负偏重的问题,有利于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条件下中国企业的发展;从短期来看,增值税转型影响和获益最小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从长期来说,增值税的转型有利于鼓励靠技术进步推动增模式的演进;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加快高技术产业化,促进出口,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适时推出增值税转型改革,是国家实施减税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应抓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充分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税收优惠。在这次增值税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及时采取如下应对策略:采购固定资产应尽量选择一般纳税人,尽量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增值税应选择最佳时机,企业应做好经营规划和税收筹划等。本文论述了增值税的产生及发展,增值税转型的背景、意义及可行性,重点论述了增值税转型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对企业的财务环境和财务决策的的影响,并对在消费型增值税政策下的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作了分析和建议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