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动的伦理约束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金融活动中伦理缺失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活动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对金融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进而剖析其原因以及提出可行性的伦理约束对策,从而对金融伦理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即把在金融活动中对金融活动主体进行伦理约束作为基本的出发点,逐步地改善金融市场伦理缺失的现状。第一章是绪论。阐述本文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本文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于金融活动伦理约束的不足和伦理缺失,直接地引起了一连串金融伦理事件的爆发。因此,金融伦理研究,刻不容缓!研究本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看,金融活动的伦理约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要如何地从伦理学的角度对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关注,并且要构建出金融活动伦理约束的具体对策,对金融活动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通过具体的分析提出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整理了研究思路,规划了总体的框架。第二章是金融活动的伦理内蕴。本章首先阐述了金融活动的概念和性质。金融活动指的是和货币、货币流通和信用等有直接关系的经济活动。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金融活动就是与货币有关的经济活动。金融活动从一开始就具有道德属性。其次分析了金融活动涉及伦理价值判断,指出金融活动中存在伦理选择冲突。金融活动主体具有“经济人”属性,在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就陷入了伦理二难选择,而他们做出的伦理价值判断会直接地影响金融活动收益。第三章是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归因。本章首先指出了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并举例作以说明。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类:活动主体的义利观迷失、活动主体的信用缺失、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缺失和金融交易的公平缺失。其次,根据金融活动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来分析其中的原因。它们可以概括为:金融活动主体的道德素质因素、金融企业的伦理管理滞后、政府对金融活动行为引导不力和社会道德环境恶化。第四章是金融活动主体非伦理行为的约束。本章通过前面对金融活动中伦理问题的原因分析构建了金融活动主体的伦理约束对策,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并行,共同来提高活动主体的道德素质。内在约束是培育活动主体的道德情感、坚定活动主体的道德信念、养成活动主体的道德习惯;外在约束是传承优秀道德文化、建构信用制度、加强活动主体的伦理管理、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其他文献
韩非之法绝非简单的具体律条或刑罚。事实上,其法与“礼”相关,与“术”相联,与“势”相通,且亦与现代法治所不同。当然,韩非法治学说的创立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其深刻的思想理论
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研究,以揭示出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真实关系,从而探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文精神建设。  文章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通过史论结合的
本文探讨了在入世的新背景下,我国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调整的方向、原则与内容。 论文从高新技术及产业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及相互
本文着眼于道德普遍性的角度来探寻建构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思路.第一章主要是应对道德实践多样性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说明道德普遍性的存在.在认为存在着道德普遍性的基础上,
中国儒家文化的根基是传统儒家孝道思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孝道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强烈地冲击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