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化趋势,其中尤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为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分配现状,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际相联系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作深入分析,揭示这一问题的内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体制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激励和竞争机制,我国的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也随之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按要素分配观念的确立,强调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在这种分配制度下,要素资源本身的分配和占有以及要素资源本身的报酬率,对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我国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改革的目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成,在要素资源的配置方面,与已经建立起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西方国家表现出极大的不同:我国要素配置正处于由政府行政方式向市场化运行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这是我们分析收入分配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当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我国现阶段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不完善,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发育不成熟,要素城乡流动受到行政力量的阻隔。在现阶段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下,城乡要素市场发育成熟度存在差异,资本要素市场、劳动力要素市场以及土地要素市场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割现象,是当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性原因。本文从分析现阶段城乡要素资源的配置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的特征入手,结合完善我国的要素市场体制及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作为制度提供者和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者,政府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具体政策思路可归纳为理顺市场和理顺政策两个主要方面。理顺市场就是在要素资源的配置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完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矫正现阶段的要素配置体制下存在的城乡要素市场分割与扭曲配置,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要素市场、金融要素市场以及土地要素市场,通过改善收入功能分配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理顺政策就是要解决城乡要素配置市场化带来的市场失灵问题,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职能,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发挥收入转移支付政策、税收政策和公共投资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等政策来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