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尿频症状的护理效果观察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2005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尿频症状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血糖、尿肌酐、尿素氮、血脂水平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为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护理提供有效的中医护理技术方法,为优化中医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1月就医于山东省某三甲中医院内分泌科,符合研究标准的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疗法干预,评估两组患者12天后的中医证候有效率、排尿次数、生活质量、血糖、血脂、肾功能的相关指标。研究者根据所需获取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
  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因患者提前出院脱落2例,干预组患者因未按要求完成艾灸退出1例,共完成75例,其中干预组38例,对照组37例。
  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
  2.干预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排尿次数、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素氮、血脂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等多个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干预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排尿次数、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生活质量评分自身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高密度脂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干预后,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干预组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有效率为86.5%,干预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中医证候评分,干预组为4.95±3.03分,对照组为8.14±3.06分,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
  5.干预后,两组白天和夜间的排尿次数、生活质量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的排尿次数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比较,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干预后,对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尿素氮进行比较分析,只有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低于对照组。
  8.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只有胆固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5),且干预组结果反而高于对照组。
  结论:
  1.艾灸疗法干预可降低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排尿次数、血糖,有效缓解尿频、尿量增多、夜尿频多、腰背冷痛、浮肿、疲倦乏力、便溏、食少纳呆、失眠等中医症状,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艾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尿频患者进行分期辨证施护,古法新用,为该病的护理提供新思路,为优化中医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2.本研究采用的随身艾灸盒灸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便于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诱发的各脏器并发症入手,分析T2DM诱发听力减退与T2DM诱发肾脏损害的临床指标(Cys-C、ACR、Urea等)、与耳蜗具有胚层同源性的周围神经损害、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其他一般临床指标如:血压、年龄、病程等进行分析。探寻对T2DM听力下降存在预警价值的各项临床指标,旨在进一步研究听觉损害的发生机制,早
学位
目的:  将同伴教育引入《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一般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的改变、理论与实训总评成绩为评价指标,探讨其教学效果,以期为中医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向研究对象详细讲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并且与学生签订《知情同意书》,将签订《知情同意书》的
学位
目的:  编制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旨在为测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实用、科学和有效的工具。  方法:  1.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理论研读的基础上,以社会认知理论、自我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自我管理的三大任务为框架,并参考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5)、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和国内相关“自我管理量表”、“自我管理问卷”,初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