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编制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旨在为测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实用、科学和有效的工具。
  方法:
  1.本研究在文献回顾和理论研读的基础上,以社会认知理论、自我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自我管理的三大任务为框架,并参考消化性溃疡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5)、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和国内相关“自我管理量表”、“自我管理问卷”,初步编制了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的条目池。
  2.采用质性研究法,与15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充分了解患者关于消化性溃疡疾病自我管理的感受和经验。
  3.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熟悉消化性溃疡疾病相关领域的专家35名,经过2轮专家问卷咨询,对初始问卷的条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筛选。
  4.采用预调查法,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5例,对其进行问卷的预调查和访谈其填写问卷时的感受,并根据预调查和患者反馈结果,形成预测问卷。
  5.正式大样本调查,通过便利抽样法,应用预测问卷对山东省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和消化内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调查,并以Excel表格的方式形成患者资料数据库,此后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已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问卷的条目分析与筛选、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结果:
  1.问卷初步编制结果:经参考相关指南、国内外相关自我管理量表及问卷、文献回顾和结合对1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访谈结果,初步拟定出包含4个维度51个条目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初始问卷。
  2.德尔菲专家咨询及预调查结果:经过2轮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后,删除5个条目,合并4个条目,并增加2个条目,形成包含4个维度44个条目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预测问卷。
  3.条目分析和筛选结果:44个条目的预测问卷经过条目筛选分析和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删除3个条目,最终形成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正式问卷,包含4个维度,41个条目,即日常生活管理(14个条目)、治疗管理(13个条目)、情绪管理(5个条目)、疾病知识认知管理(9个条目)。
  4.信度检验结果:总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36,各个维度分别为0.854、0.956、0.888、0.955,显示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总问卷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41,按奇偶数分成两部分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871、0.877,显示本问卷的折半信度较好;总问卷的重测系数为0.846,各个维度分别为0.860、0.817、0.763、0.799,显示本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效度检验结果:专家内容效度: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总问卷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3,其各个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1.00;结构效度:经3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187%,且4个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15~0.337,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528~0.73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则效度:校标量表总分与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总分及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290~0.78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初步编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消化性溃疡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科学、有效工具,为自我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随着近年来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SMPP)病例逐年增多,也逐步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SMPP临床表现复杂,除常见的肺部炎症表现外,还常伴有神经、血液、心肝肾等一个和(或)多个系统的损害。其中关于SMPP引起血液高凝的报道相对较少,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液高凝可引起肺栓塞、动脉及静脉栓塞,起病较急、进展迅速、截肢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因此需要临床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诱发的各脏器并发症入手,分析T2DM诱发听力减退与T2DM诱发肾脏损害的临床指标(Cys-C、ACR、Urea等)、与耳蜗具有胚层同源性的周围神经损害、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其他一般临床指标如:血压、年龄、病程等进行分析。探寻对T2DM听力下降存在预警价值的各项临床指标,旨在进一步研究听觉损害的发生机制,早
学位
目的:  将同伴教育引入《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一般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的改变、理论与实训总评成绩为评价指标,探讨其教学效果,以期为中医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向研究对象详细讲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并且与学生签订《知情同意书》,将签订《知情同意书》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