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热痹康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影响,以初步揭示热痹康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并为其在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健康的8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牛Ⅱ型胶原蛋白与等体积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制成type II collage(CⅡ)乳剂造模。造模28天后取50只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热痹康汤高剂量组、热痹康汤中剂量组、热痹康汤低剂量组)。各治疗组连续治疗4周,于给药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各检测1次所有大鼠的关节炎指数(AI)值,治疗4周后检测所有大鼠的血清中IL-2及IL-10的含量,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1造模成功后(治疗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时,各组指数均低于模型组,其中甲氨蝶呤组、热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优于甲氨蝶呤组(P<0.05)。治疗第4周时,各组指数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高剂量组优于甲氨蝶呤组(P<0.05)。2与正常组比较,各造模组大鼠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血清中IL-2水平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热痹康汤低剂量组就可降低血清IL-2水平,热痹康汤中剂量组可以降低血清IL-2水平,热痹康汤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血清IL-2水平,热痹康汤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血清中IL-10水平均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热痹康汤低剂量组就可升高血清IL-10水平,热痹康汤中剂量组可以升高血清IL-10水平,热痹康汤高剂量组可明显升高血清IL-10水平,热痹康汤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热痹康汤中、低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用牛Ⅱ型胶原蛋白加弗氏不完全佐剂复制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与文献报道的成模标准基本相符。2热痹康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无论从行为观察还是从关节病变程度都有明显改善,疗效肯定。3热痹康汤可降低实验性关节炎大鼠AI值。热痹康汤可下调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异常升高的血清IL-2水平,随着热痹康汤剂量的增加其下调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2水平的作用也随之增加,且低剂量的热痹康汤就可发挥这一作用。热痹康汤可提高实验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清IL-10水平,随着热痹康汤剂量的增加其提高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清 IL-10水平的作用也随之增加,且低剂量的热痹康汤就可发挥这一作用。4热痹康汤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关节炎大鼠AI值,能明显下调血清中异常升高的IL-2水平,同时升高血清IL-10水平,从而抑制IL-2促进血管增生的作用,减轻血管内物质的渗出,阻断IL-2在RA滑膜炎症形成中所起的恶性循环作用,并加强IL-10抑制免疫及免疫调控的作用,起到骨保护作用。故热痹康汤可以起到纠正免疫失调,抑制体液免疫反应,减轻其对关节的破坏,减少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调节免疫系统失衡而发挥临床疗效。这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