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区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现状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千多年的迁徒之路上,客家这一独特民系带着自己中原文化的特质,路奔波流离,在与途经之地、定居地的人们冲突、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在语言、信仰、民俗、艺术、精神气质等方面都烙上了自己民系的印迹。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当前客家文化区的许多人们已经不知道“客家”一词为何,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必然是客家文化的濒危。为此,笔者从自己的专业立场出发,以江西省瑞金市这一纯客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地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的现状的基础上为当地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今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选择。本研究首先在文献搜集的基础上理出赣南客家文化的脉络,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赣南客家图景进行描述,这是幼儿园不能脱离也无法脱离的文化场域,客家文化区的幼儿园要发展,必须正视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并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其次笔者将编制好的问卷在各个幼儿园中发放共计一百份,同时结合观察法的运用,对瑞金市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经分析整理后得出当前瑞金市幼儿园对于客家文化普遍忽视的结论,在课程编制上主要表现为停留在课程选用上而未进行具体的课程编制工作,园本课程有待发展,潜在课程资源中虽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却未被充分利用等现实;课程实施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基本素养以及客家文化素养的有待加强,其次是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园一日活动和专门主题活动的计划、开展过程中客家文化的缺失。需要指出的是笔者的分析结论主要依据的是幼儿园可见的课程而进行的,而幼儿园课程远不止是这一些,潜在课程中包含着的客家文化因素使客家文化不至于在下一代际中消磨殆尽。最后笔者在思考了问题背后的原因后提出在主题活动内融合客家文化、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融入客家文化、幼儿园客家文化环境创设、专门客家文化活动开展、专门的客家文化课程编制等将赣南客家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的途径,希望通过努力,在将幼儿的发展纳入社会要求的轨道的同时给予幼儿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文化的机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扎下客家文化的根。
其他文献
随着共享单车在各城市的投放量逐渐增加,在方便人们出行、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利于人们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负面的影响。文章根据已出现的问题,即"不
以煤矿供配电系统的谐波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谐波产生的原因与危害的基础上,对谐波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几点对策。
目前,我国的生猪的养殖状况还是很乐观的,大部分生猪的肉质十分美味,而且繁殖力很强。但是,我国的生猪养殖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有些猪肉的肉质偏肥,瘦肉率较低,市
茶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部分名优茶市场存在“以假乱真”的现象,为了对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判断,本研究以对茶叶产地、品种等的判定为目的进行化学指纹图谱
<正>1974年人类第一次认识到脐带血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并在1988年进行了全世界首例脐带血移植,且成功治愈了一位范可尼贫血患者[1],证明了脐带血移植的临床应用潜能。至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