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吗啡是阿片类中枢镇痛药物的代表,能快速有效地消除疼痛,但长期反复使用具有耐受性、成瘾性、不易脱毒以及脱毒后复吸率高等不良后果。成瘾者为了获得用药后的快感和避免戒断产生的不适,常常不择手段地获取吗啡,造成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阐明阿片类药物耐受性和依赖性的形成机制,从中选择有效的防治药物,是科学家们上百年来为之奋斗不辍的目标。近年来,有关吗啡成瘾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体、递质和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面。神经甾体是近十几年发现的由中枢神经系统(CNS)合成或来自外周由CNS 代谢衍生而成的甾体物质的总称,并被列为第四代神经递质。有研究表明,神经甾体广泛地影响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本实验室以往的研究发现,大鼠吗啡依赖、成瘾和戒断时,其脑内神经甾体的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神经甾体与吗啡依赖、成瘾可能有某种关联。然而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探明。本文拟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吗啡调节神经细胞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可能机制,为揭开吗啡成瘾的奥秘和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作用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 1. 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 ASCs)和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取新生大鼠大脑皮质,采用胰蛋白酶消化辅以机械分离法分离细胞,悬浮于含血清100 g·L-1的DMEM 培养液中,接种于包被L-多聚赖氨酸或未经包被的培养板,使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别生长。用阿糖胞苷抑制神经元中胶质细胞增殖,用摇床法纯化ASCs。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ASCs 的生长曲线。利用ASCs 的特异性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纯化培养的ASCs 进行鉴定。2. 细胞培养液中游离型和结合型神经甾体的提取分离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