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半干旱地区径流模拟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价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uyonglian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其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展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更是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为例,对北方半干旱地区径流模拟及气候变化影响评价进行研究,采用线性分析、滑动平均及M-K等方法分析锡林浩特站1962-2008年的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应用改进的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WBM)对锡林河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模型采用1962~1971年的径流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将1972-1976年作为模型的检验期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较为接近,率定期和验证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大于60%,平均相对误差均控制在10%以内,说明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该地区径流量,并且该模型考虑了降雪的影响,将降雨与降雪分别进行分析,充分体现了北方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能够较好地模拟半干旱地区的径流过程,并且在同类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采用英国Hadley气候变化与研究中心的全球气候模型HadCM3输出的A2、B2和A1B三种未来气候情景数据,以1961-1990年为基准期,分析未来2011-2050年的降水与气温变化趋势,并将这些气象数据输入SWBM模型,模拟未来2011-2050年A2、B2、A1B三种情景下的径流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气候情景下2011-2050年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也呈上升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径流量相对于基准期均呈现下降趋势,但A2情景未来径流量高于基准期水平,B2、A1B情景低于基准期水平,A1B情景减少幅度最大。
其他文献
电压作为电能质量的三大指标之一,反映了电网无功功率与无功负荷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是否稳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地影响。为了保证电压的稳定,电力系统对电网采用自动电压控制技术,保证电网各电压中枢点的电压维持在给定水平。大型水电站作为电网重要的电压中枢点和监测点,装机容量大并承担大量负荷,其母线电压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被供电区域的电压能否满足要求,因此,大型水电站自动电压控制技术成为电力系统安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沙漠扩张、水库调蓄、用水增加等影响,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河道水沙关系变异,河槽萎缩,在干流、支流形成了“新悬河”,导致宁蒙河段“小水致大灾”,洪凌
  为进一步提高供电质量,国内部分城市配电网开始研究合环模式供电。配电网合环运行能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尤其是在减少停电次数方面有着开环运行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