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otic Bacteria and the Fitness of Oreintal Fruit Fly,Bactrocera Dorsalis with Reference to the S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双翅目,实蝇科)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重大果蔬害虫,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橘小实蝇暴发危害的主要手段。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及健康问题的持续关注,迫切需要发展可持续的橘小实蝇绿色防控策略,其中包括昆虫不育技术(SIT)及其相关生物防治技术。然而,经过辐射后产生的不育雄虫与野外雄虫相比,面临着交配竞争力低下的缺陷,并且大规模饲养的不育雄虫与野外雄虫相比,活力更弱。因此,本论文以橘小实蝇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手段结合16S rRNA基因分析,分离鉴定其肠道及生殖器官的共生菌菌群种类及多样性,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共生菌研究细菌对橘小实蝇适合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向辐射不育的橘小实蝇雄虫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探究益生菌对不育雄虫交配竞争能力及雌虫再交配行为的影响。此外,我们收集了中国和泰国的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南亚实蝇(B.tau)、木瓜实蝇(B.papayae)、杨桃实蝇(B.carambolae)四种实蝇害虫的样品,利用PCR技术检测内共生菌Wolbachia,Cardinium和Spiroplasma的侵染情况。上述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细菌—昆虫共生关系的认知,也为发展新的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16S rRNA鉴定橘小实蝇肠道及生殖器官内的共生菌  以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Genetic Sexing Strain,GSS)为材料,采用细菌培养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对实验室饲养的橘小实蝇成虫体内共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及鉴定。我们鉴定了橘小实蝇肠道及雌雄成虫生殖器官的可培养细菌,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多种细菌共同构成了橘小实蝇体内共生细菌的菌群多样性,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细菌在各测试样本中含量最为丰富。但橘小实蝇肠道和生殖器官的菌群多样性存在很大差异,乳球菌属细菌(Lactococcus)在雌虫肠道中的比例高达38%,而肠球菌属细菌(Enterococcus)在橘小实蝇生殖器官中占比很高(精巢中占比45%,卵巢中占比40%)。这些结果表明,共生菌与橘小实蝇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它们在寄主体内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共生菌对橘小实蝇适合度的影响  将13种从橘小实蝇肠道内分离出来的共生菌添加到橘小实蝇幼虫饲料中,研究不同种类的共生菌对橘小实蝇幼虫适合度的影响。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橘小实蝇适合度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向幼虫饲料中添加Enterococcus phoeniculicola可缩短橘小实蝇幼虫发育期,增加蛹重及幼虫存活率;相反,向幼虫饲料中添加Microbacterium spp.,Klebsiella pneumoniae,Vagococcus fluvialis和Morganella morganii将会显著延长幼虫发育期。向饲料中添加乳酸菌(Lactococcus lactis)会对幼虫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幼虫发育期平均延长至19.73天,幼虫存活率也显著降低(P<0.001)。该研究为橘小实蝇提供了益生菌和有害菌群的线索,有利于促进橘小实蝇的大规模饲养。  3.橘小实蝇人工饲料中添加益生菌以促进SIT的应用  为了评估益生菌对不育雄虫交配竞争力的影响,在橘小实蝇成虫饲料中加入益生菌(试验组),同时未饲喂细菌的橘小实蝇作为对照组,饲喂一段时间后进行交配竞争力的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向饲料中添加Enterococcus phoeniculicola可显著提高不育雄虫与雌虫的交配成功率(66.2%),而对照组雌雄交配成功率仅有33.8%(P<0.0001)。同时,当雌虫初次与饲喂过Enterococcus phoeniculicola或Citrobacter freundii的不育雄虫交配后,其再交配能力显著降低,而且通过检测发现E.phoeniculicola或C.freundii的添加有利于不育雄虫体内葡萄糖的累积。上述结果表明向人工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显著提高不育雄虫的交配竞争能力。  4.饲喂益生菌后检测不育成虫体内的细菌群落丰度  向橘小实蝇不育雄虫饲料中加入益生菌后,运用Illumina测序技术对橘小实蝇体内细菌菌群结构进行检测,饲料中添加益生菌E.phoeniculicola的为试验组,未添加益生菌的橘小实蝇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含量最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在试验组中占比2%,对照组中占比0.01%,存在显著性差异。链球菌Streptococcaceae在试验组及对照组中的丰度最高,含量分别高达52.19%,65.17%。Agrobacterium、Fructobacillus、Brevundimonas、Dysgonomonas仅存在于试验组橘小实蝇体内。与对照相比,向不育雄虫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后,将会增加橘小实蝇体内共生细菌的多样性。  5.橘小实蝇及其他重要实蝇内共生菌的检测  从中国、泰国共收集420份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南亚实蝇(B.tau)、木瓜实蝇(B.papayae)、杨桃实蝇(B.carambolae)实蝇样品,利用PCR技术扩增16SrRNA基因对该批样品的内共生细菌Wolbachia,Cardinium和Spiroplasma进行检测。将扩增得到的16S 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扩增序列与Wolbachia,Cardinium和Spiroplasma属细菌的相似度分别为94%,98%及97%。在不同地理种群的实蝇样本中,仅有广西的橘小实蝇B.dorsalis种群被Wolbachia侵染(0.24%);Cardiniun仅在南亚实蝇B.tau种群中被检测到(0.24%);Spiroplasama的感染率因实蝇种群不同而存在差异,其感染率范围为0.24%-2.86%。在这四种实蝇中B.dorsalis,B.papaya和B.carambolae均检测到被内共生菌感染的情况,仅B.tau未被检测到。  综上所述,该研究探究了内共生菌同橘小实蝇紧密的互作关系,表明向橘小实蝇饲料中添加共生细菌能显著提高橘小实蝇的适合度,通过向实验室饲养的橘小实蝇遗传性别不育品系的饲料中添加Enterococcus phoeniculicola益生菌,可显著提高不育雄虫的交配竞争能力。此外,在野外自然实蝇种群中检测到的Wolbachia,Cardinium和Spiroplasma内共生致病菌,将会对进一步研发昆虫不相容技术(IIT)提供依据。因此,该论文丰富了实蝇体内共生菌的研究,为发展实蝇害虫新的可持续防控策略暨SIT、IIT技术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游戏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方式.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将游戏化教学引入教学中,以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文将结合幼儿园游
统计是一门综合型、应用型学科,也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建立统计观念是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是一种有效地教学方式.互动教学符合英语学科特质,能够使学生在互动中多说,多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