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入石子、砂子、水泥的改性生土材料抗压试验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土建筑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凭借其便于就地取材、施工简单、保温隔热性能优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及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广泛存在。但是其强度低、不耐水、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生土房屋的发展。因此要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保留并传承下去,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传统生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之前所做的大量改性研究中,忽略了建造生土建筑时原材料中含有石子这一现象,造成以素土为原料的试验结果与生土民居的实际受力性能存在一定差异,从这一出发点研究土体中允许存在的石子含量并对生土材料进行改性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西安地区黄土作为原材料,以石子作为生土改性的基本掺合料,通过单掺石子正交试验模型,制作90个边长100mm的改性生土材料立方体试块;通过复掺砂子与石子、水泥与石子的单形格子配方试验模型,制作120个边长100mm的立方体试块。对试件进行轴心抗压试验,对比改性生土试件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其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单掺石子试验的结果表明,制作生土墙体时允许一定粒径、一定掺量的石子存在于生土材料中,宜控制石子粒径不大于墙体厚度的1/3;掺入石子能显著提高土体的变形能力,当石子粒径为20~30mm、掺量小于5%时,土体的抗压性能和变形能力最优,为石子改性生土材料及复掺试验中石子粒径选择提供参考。复掺试验的结果表明,砂子、石子复掺能提高土体的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但应控制掺入砂子、石子总量不应超过土体总质量的32%;水泥、石子复掺对抗压强度提高效果最显著,可达到素土的1.16~3.55倍,且复掺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掺。当砂子、石子、生土所占比例分别为0.1、0.05、0.85时,水泥、石子、生土所占比例分别为0.144、0.078、0.778时,改性土体的综合性能最优。最后,通过研究不同掺料、不同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抗压强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方程,为改性生土材料抗压强度的取值提供了依据,为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中石化标准《石油钻机用井架承载能力检测评定方法》(SY/T6326-1997)是以静力学理论作为基础,因此,以往对石油井架进行静强度分析、稳定性分析的研究工作做得比较多,而很少
近年来频发的爆炸事件给周边的工业民用建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方钢管螺旋箍筋混凝土柱是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部增设连续螺旋箍筋所形成的新型组合结构柱,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
Previous researches carried out by numerous scholar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longitudinal steel ratio has influence on the shear strength resistance of the rein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MS7.0级地震,是继汶川地震之后我国大陆又一次破坏性地震,主震之后余震活动频繁,我国数字强震动台网获得了大量的强余震记录,为确定震源参数、品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增长,城市建设亦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高层建筑比比皆是,结构体系的多样化则是现代高层建筑的重要特点。这类建筑因造价昂贵,结构形式复杂,其抗震设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加层改造成为如今广泛应用的方法,特别是年代久远的建筑,结构承载力有限,采用外套结构加层越来越普遍。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外套钢结构,尚无相应的技术
本文选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中的空间梁单元和一种连接单元,建立半刚性节点模型(采用APDL语言编制了命令流),该模型可以通过改变矩阵元起到变化节点刚度的作用。同时,考虑几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Double Skins Steel Tube,简称CFDST)是在钢管混凝土的基础上,用内钢管代替核心混凝土部分形成的一种新型构件。这种构件具有自重小、抗
薄柔构件体系是轻型建筑钢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构件的设计上,可以利用大宽厚比板件的屈曲后强度,通过耗用较少的钢材实现较大的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随着住宅产业化事业的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对高层建筑进行上部结构设计时,首先应明确嵌固端的位置。地下室侧向刚度与地上首层侧向刚度比值是影响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