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在拉动就业、创汇增收、繁荣市场和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融资难问题是中小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难题。中小企业中的应收账款、存货等动产占总资产的一半以上,相当规模的应收账款,不但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我国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为中小企业融资另辟了新径,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就是其主要手段。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作为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一种创新型模式,由于信用信息的不对称,仍难以克服传统融资信用评价模式下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本文是基于信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在金融机构原有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信息不对称、博弈论以及风险控制理论对其进行了优化,从而构建了一套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评价体系,一方面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具有针对性,从而有效地缓解银企之间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信贷配给问题,进而更加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中贷前信用评级的问题。全文拟从以下八个章节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分析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第二章,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对本文所用到的理论进行说明,概念进行了界定;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阶段对中小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评价时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梳理了影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信用能力因素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实务中的应用,列举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了分析说明,初步构建出评级体系框架;第六章,通过文献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构建了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基于企业自身信用能力评价体系与基于企业应收账款与担保物的信用能力评价体系两部分;第七章,引用一个相关案例,说明文中所建立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八章,得出文章结论,并提出了展望。本文主要贡献包括:通过对近十年来关于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国内外文献分析,结合国内多家银行关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信用评级体系,构建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评价体系的框架,在原有只重视对质押企业自身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加入基于企业应收账款及担保物角度的信用能力评价体系;利用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使本文构建的体系能够对中小企业在开展应收账款质押业务时债务违约风险作出较好的解释,增加其实用性;在理论上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评价理论进行了优化,梳理了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相关文献并对未来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信用评级体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所建立的信用评价体系是在原有信用评价体系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特点,借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人员的综合意见所设,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其次,由于所调研的机构带有区域性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区域和行业的差别造成的权重与指标的调整;由于笔者在信贷与信用评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限,在研究和建议时会存在不够完整和准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