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以往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结核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职业防护现状认识不足,医疗机构结核病感染风险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在这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探索提高结核病的职业防护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的策略。研究目的:1.了解两类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2.了解两类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结核病知识水平和个人职业防护现状;3.了解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4.开展两类医疗机构结核病感染风险的评估,探索促进我国医疗机构结核病感染控制的策略;研究内容和方法:利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两个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调查问卷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两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和职业防护水平的差异;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接受度的影响因素。使用自行设计的医疗机构结核病风险评估表收集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信息,描述性分析医院结核病感染控制和职业防护现状,初步评估两类医疗机构结核病感染风险。主要结果:1.836人完成调查问卷,其中72.5%完成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既往试验结果阳性。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分别有325人和281人纳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两院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分别为34.2%和62.6%。工作岗位(OR=2.26;95%CI,1.33,3.83)、艾滋病门诊或病房工作史(OR=6.39;95%CI,1.26,32.51)、早餐习惯(OR=3.87;95%CI,1.40,10.73)是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工作岗位(OR=1.79;95%CI,1.06,3.03)、在卫生系统累积工作时长(OR=2.72;95%CI,1.59,4.66)以及在TB门诊或病房累积工作时长(OR=2.36;95%CI,1.14,4.88)是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事临床医务工作的累积时长(6-10年比≤5年:OR=1.89;95%CI:1.10,3.25;>10年比≤5年:OR=1.80;95%CI:1.20,2.68)、医院类型(OR=2.40;95%CI:1.59,3.62)和艾滋病病房工作史(OR=1.87;95%CI:1.08,3.26)是临床医务人员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2.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8%和86.7%。两类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有显著差异。传染病医院职业防护的各项措施使用率均明显高于综合性医院。3.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接受度为76.9%。不愿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主要原因有多种,包括既往检查阳性、担心局部皮肤有疼痛和长水泡等。从事临床医务工作时间长于5年(OR=0.52;95%CI:0.34,0.82)、TB门诊/病房累积工作时间长于2年(OR=0.62;95%CI:0.39,0.97)的工作人员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接受度差。4.传染病医院结核病感染风险高于综合性医院。两类医院的管理机构设置和行政管理模式基本一致。传染病医院在感染控制管理、环境控制、结核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和个体防护措施的落实等方面均优于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医院建立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和随访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制度,但是两所医院均缺乏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失效的判定机制。结论与建议: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高危人群。我国应该制定医疗机构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实施指南,用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结核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和就诊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应当积极推动医疗机构结核病感染的风险评估工作,积极推进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以更好的提高医疗机构的结核病感染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