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点燃式LPG发动机快速稀燃及排放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及空间的保护意识日益强烈,内燃机的主要发展方向已着眼于燃油消耗、排放、噪声等环保指标。高辛烷值气体燃料LPG作为替代能源被广泛地加以应用。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在稀燃条件下提高LPG燃烧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组织燃烧室中气流运动,加强与高能点火过程的良好配合与控制,进一步促进火焰传播,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降低排放的目的。本文紧紧围绕这个关键问题创新地提出一种新的快速稀燃方法,实现高速点燃式LPG电喷发动机稳定快速稀薄燃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制单燃料气态LPG气道电喷系统形成LPG均质可燃混合气,开发温控LPG预热减压混合器提供压力稳定的LPG低压气源。通过LPG电喷发动机的的标定平台精确调整稀混合气的空燃比,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2、研制多通道电控汽油机瞬态燃烧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发动机燃烧压力及发动机过量空气系数、排放指标等其它相关参数,通过计算模型可以得到发动机的压力升高率、放热率和累积质量放热率、以及发动机的燃烧循环变动等参数。3、创新研制了电控高能双火花塞快速燃烧系统。系统包括新缸头(燃烧室压缩比、双火花塞位置、燃烧室内气流组织等)、两套独立的可变点火能量的高能点火系统。通过电控单元ECU及控制策略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提供可变的同步、异步双火花点火。双火花塞位置与燃烧室形状的配合,缩短火焰传播途径以提高火焰传播速度。以期达到快速稀燃。4、利用研制的快速燃烧系统开展了LPG快速稀燃的试验研究。在燃烧室内组织适度的涡流和滚流与双火花可变点火过程之间的配合,加快火焰传播,扩展了发动机燃烧稀限,降低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同时避免爆震现象的产生。研究了LPG电喷发动机稀燃特性,以及在压缩比、点火模式、点火能量、气流运动等不同条件下的快速燃烧特性。设计了LPG电喷发动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研究发动机在废气再循环条件下的稀燃特性、快速燃烧特性以及排放特性等。结果表明,高能同步、异步双点火快速燃烧模式相比普通单点火模式,在整个有效的EGR率范围内LPG稀燃稀限得到较大幅度地拓展。LPG发动机可以实现较高EGR率条件下的稀薄燃烧稀限。5、基于LPG快速稀薄燃烧系统的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快速稀燃、利用EGR对NOX排放生成的“阶跃效果”可以综合控制LPG发动机有害排放物CO、HC、NOX的生成。
其他文献
归义军曹氏第四任节度使曹元忠于后晋天福九年(944年)嗣任故兄曹元深之位至后周显德二年(955年)诏赐其"沙州节度使"的十一年间,系以"沙州留后"身份统治敦煌,莫高窟第61窟正是
本文以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对区内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利用区域重力和航磁资料,采用位场不同高度的向上延拓方法,分别解译出
作为纳米复合镀技术的一个新兴领域,脉冲纳米复合镀技术综合了脉冲镀技术和纳米复合镀技术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脉冲纳米复合镀理论,尤其是针对
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化的多式联运是一个在新的业务流程指导下的复杂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交织的动态随机过程。研究多式联运流程,分析现行系统中存在的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图形学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得到迅速普及和深入,目前,计算机图形学己进入三维时代。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和虚拟现实已经成为
考古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实践证明,考古遗址公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大型考古遗址保护
计算机仿真技术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现有的仿真技术可以分为刚性物体的仿真和柔性物体的仿真两大类:其中刚性物体一般在运动中不会发生形变。因此刚
本研究收集了58批中药材样品,其中16批党参、10批龙胆、22批莪术和10批桔梗。以上述4种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所含7种营养微量元素和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党参
<正>伴随保险市场主体的持续增多,基层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基层保险机构面临的定价风险、违规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加复杂。在基层保险机构中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推行全面
<正>水果营养丰富,但却因为"吸收快、升血糖"令许多糖尿病患者望而却步。那么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水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从四个方面来告诉您如何科学合理、安全放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