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一种古老的自我娱乐和成长训练行为,它的诞生甚至早于人类社会。在千百年的不断演进过程中,游戏的形态越来越丰富,在当今社会的喧嚣背景下,游戏更是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当代文艺创作心态的游戏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文艺成为大众化互动和消遣的娱乐方式,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使命感、历史沉重感、生命关切度已渐渐流失。这种游戏式创作一方面使大众在面对冷酷现实时多了一方自我娱乐、调侃戏弄和排压宣泄的精神驿站,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创作者的青睐,以及欣赏者的互动参与;另一方面,大量的机械复制、低级趣味、商业化书写也为传统艺术家们批判当代创作的游戏性提供了标靶。因此,有必要对当代文艺创作中的“游戏性”进行全面归纳和进一步探讨。本文共分六个部分:一前言:简要说明当代文艺创作游戏性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和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二游戏、游戏者、游戏性:在对“游戏”内涵的历史性梳理基础上,提取出了游戏和游戏者从“人玩游戏”到“游戏玩人”的关系转换,引出本文研究对象——“游戏性”,对其进行界定,即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具化了的游戏手段而生成各种创作体验的集合。三当代文艺创作“游戏性”的具体表现:包括以游戏(“玩”)为创作目的、以游戏为创作手段的技巧性展示、披着游戏外衣以达到创作效果和吸引观众参与“游戏”创作四个方面的特征,意义逐层加深,从文本到社会再到主体互动的角度变换,最终落到与欣赏者互动方面,这正符合当下社会电子媒介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四当代文艺创作的游戏性探因:技术发展、心理诉求、创作动机、全民娱乐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四大因素催生了当代文艺创作的游戏性。五对当代文艺创作游戏性的评价:当代游戏性创作具有时代性和合理性的一面,不仅具有一定的娱乐和认识功能,对激发创新性和异质性,戏谑性地批判现实,以及促进创作者、欣赏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都有着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游戏性创作过犹不及,其商业化、形式化、低俗化倾向也使得弊端尽显。六结语从古至今,游戏性心理体验与文艺创作活动总是互补互利的,交错共生的。尤其在技术性、开放性、互动性凸显的当今社会,它们之间的相互共谋关系更加明显。这种游戏性创作不仅符合当代以互联网和电子产品为传播媒介的社会需要,也将欣赏者推上了创作活动的舞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艺创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