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3RPS六轴混联加工装备运动学标定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x2008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舰船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螺旋桨的加工水平提出了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采用两套相同的XYZ-3RPS六轴混联加工装备对称布置在待加工螺旋桨两侧,对其进行双刀双面加工,可有效解决大型螺旋桨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振颤、干涉、二次装夹等问题,提高螺旋桨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混联机构的末端精度问题是制约其在复杂曲面零件加工领域广泛应用的瓶颈,而运动学标定作为改善机构末端精度的经济有效手段,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对XYZ-3RPS六轴混联加工装备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分析了混联装备的结构特点;在少自由度3RPS并联机构运动参数解耦的基础上,建立了混联装备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利用ADAMS的虚拟样机技术,仿真验证了并联机构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分离标定的思想,分别建立串、并联机构的误差模型。建立了装备末端实际位移与串联机构X、Y、Z三向平台实际移动方向间的映射模型;基于空间闭环矢量法和摄动理论,构建了3RPS并联机构末端6维位姿误差与其30项几何误差源间的映射模型,并实现了误差源分离;数值仿真验证了并联机构误差模型的有效性;末端位姿误差的分析结果表明,末端6维位姿误差的极值均分布于工作空间的边缘。研究了混联装备的参数辨识模型和误差补偿策略。基于末端位置信息,分别建立了串、并联机构的参数辨识模型;通过添加约束条件实现并联机构参数辨识矩阵满秩;以辨识矩阵条件数的倒数作为观测性指数O,使用局部收敛和禁忌搜索的方法对并联机构观测位形进行优选;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对并联机构参数辨识进行了鲁棒性优化;采用修正并联机构输入的方式对其末端可控自由度方向误差进行补偿,采用修正串联机构几何参数的方式对末端残余位置误差进行补偿;数值仿真验证了参数辨识方法和误差补偿策略的有效性。对混联加工装备样机进行了标定实验和补偿效果检验。构建了双目视觉三维测量系统,完成了双目视觉立体标定;基于末端位置测量信息,完成了装备初始位形零点标定;通过单轴运动,实现XYZ串联机构的参数辨识;利用标定完成的串联机构反向调整标定位形时末端名义位移,完成了3RPS并联机构的标定实验;检验结果表明,补偿后装备样机末端绝对位姿误差得到有效降低。
其他文献
随着海洋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海洋浮式结构物层出不穷,而这些结构物之间普遍存在着狭缝,在某些特定频率入射波作用下,狭缝间水体就会发生共振反应,具体表现为狭缝处的波面剧烈抬高。本文将实际结构物简化为便于研究的物理模型,利用STAR-CCM+软件建立了粘性不可压缩流体数值波浪水池,对浮体狭缝间水体的共振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求得狭缝间水体的共振频率和共振波高,并且得到狭缝间水体的波高
舰艇舵体绕流噪声是其噪声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舰艇柔性舵降噪特性,分析其降噪机理并揭示舵体弹性尾缘结构参数对降噪效果的影响,本文选用噪声混合预报的方式计算了舵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绕流辐射声场。针对NACA0018翼型舵体选用大涡模拟湍流模型计算了其绕流流场,将绕流流场计算所得声源数据通过声类比理论计算得到其辐射声场。为分析柔性舵降噪机理,文章开发了结构场-流体场耦合场计算模型,模型采用了基于扩散原理
传统的水下滑翔机的设计都是在单一工作任务和环境下对工作效率进行优化,很难保证在所有条件下都达到最优的工作效率,无法满足工作任务的多样性和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基于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可变形的机翼成为一项新的关键技术,它能够根据不同工作环境自适应调整自身结构,减轻能耗,在整个工作航程中都具有最佳的航行性能,还拥有多任务间机翼形态快速切换的能力。其中自适应支撑结构与高效的驱动装置一直是实现可变形机翼的重难
海洋是自然资源的宝库,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焦点,船舶行业的发展就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一环。舰船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是影响其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船体设备的振动是船体振动的重要振源,减小设备振动的常用的方法是隔振装置技术,其中的浮筏隔振技术就是当前船体减振降噪的重点研究领域。如何准确地预报和提高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是当前浮筏隔振技术的重要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侦测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现在的技术手段很容易通过识别舰船的振动噪声特性来识别舰船,因此船艇、舰艇的振动噪声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随着宏纤维复合材料的迅猛发展,宏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势逐渐显现。由于宏纤维复合材料对振动的控制效果明显,使得基于此类材料的振动控制研究迅速展开。本文是以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s,MFC)在船舰基本结构上的振动主动控制为背景。从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恶化及能源枯竭的问题愈发明显,新型能源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最理想的化石能源替代品之一就是氢能源。目前,氢能燃料电池大型化的实现也为氢燃料电池船的研发提供了便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氢气也具有诸如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一旦发生泄露极易产生爆炸,这也为氢气的运输、存储和安全地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作为存储氢气的载体,氢气储罐必须拥有极高的稳定性、耐久度。因此
随着铝合金焊接接头在船舶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预测尤为重要。目前各船级社主要使用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等传统疲劳评估方法对船体焊接构件的疲劳性能进行设计与校核,但寿命预测过程较为繁琐,数据离散性较高,尤其对于结构形式特殊的焊接接头,无法直接借鉴,只能近似或者简化接头形式去分析。本文基于节点力计算的结构应力法,结合有限元仿真与疲劳试验对焊接接头的抗疲劳性能与焊接质量进行研究,以期提出
随着对海洋的探索不断深入,水下机器人的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其应用范围不断增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由于水下作业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监测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而耐压结构作为水下机器人的主要支撑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比分析了常见的监测方法后,展开了基于Lamb波的耐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针对耐压结构中常见的平板类和球壳类结构,通过在合适的位置布置传感器网络来进行整体结构的监测,并搭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白细胞介素(IL)-6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急性肝损伤(ALI)后肝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培养AML12小鼠正常肝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PAP药物和IL-6中和抗体(IL-6 Ab)作用于AML12细胞后细胞的活力,筛选出最适药物作用浓度;ELISA测量IL-6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PCNA、CyclinD1、HGF等肝脏再生相关蛋
作为高次超静定结构,空间网格结构对温度效应十分敏感。处于施工过程或高透光屋面下的空间网格结构,受太阳短波辐射、环境长波辐射、空气对流换热和日照阴影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动态耦合作用,结构将产生显著的日照非均匀温度效应,这不仅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施工质量,还会对结构的服役性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潜在的安全隐患。然而,传统的设计观念将空间网格结构的温度作用视为由季节因素而导致的缓慢且整体均匀的变化过程,这与实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