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河道综合治理的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小型河流治理工程的全面展开,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水、排污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随着河道治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滨河景观也逐渐成为城市中小河流河道综合治理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很多城市滨河景观建设开发与治理给经济带来了繁荣。中国河道生态项目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并进入工程措施治河阶段,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部分滨河项目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城市市区内河道被大面积侵占或覆盖,或被改变航道,导致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少,城市地表水面积缺失严重,天然调蓄功能严重退化,河流水生态系统被破坏,打破了区域环境内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平衡。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治理与景观提升的关系,只是考虑了硬化河床与河堤,表面上起到行洪、排污的作用,却忽略了现代城市河道治理的景观必要性与生态恢复性的原则。从而无法真正做到在治理河道的同时提升与加强地域水生态特色与滨河景观文化。本研究以沮河黄陵县城段景观设计为例对基于河道治理的滨河景观规划设计深入调研,通过考察、调研、提炼、归纳、概括等方法,提出在城市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基础上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主要探索在滨河治理与景观营建过程中巩固河道治理,文化元素与植物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滨河景观元素、符号如何在保证城市河道防洪、排水、排污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景观的形式合理表达。本研究对“河道治理”、“滨河景观”等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滨河景观的定义,阐述了基于河道治理的滨河景观的类型及特征,滨河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分别从自然水生态环境、河流历史文化、人文、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效应等多个方面挖掘沮河黄陵段区域内的滨河景观元素、提取展现地方特色的河流文化符号,从河道平面形态、滩地、纵剖面、横断面、堤岸、护岸、河道附属景观、水生植物、跨河桥梁、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建设,以及亲水广场、亲水栈道、硬质景观、岸坡装饰、植物配置等多种河道景观元素表达滨河生态景观带组成的形式。研究的根本,其实就是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和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充分详细了解滨河景观文化,在尊重河流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寻求最能体现滨河景观特色的景观元素,把大量有关社会发展、科学经济以及生态景观的精力投入到人类对河流的景观利用管理、景观提升改造的研究之中。融入历史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建筑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多角度、全面深入的研究河道治理的知识,并在此指导下分析符合本区域特色的滨河景观规划的理论内容和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于1951年发表的唯一一篇长篇小说。该书以第一口吻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Holden
本实验应用MatLab7.0数字图像处理工具箱对红枣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从红枣的形状、大小、颜色入手,选出符合红枣外观品质检测的3个特征参数,分别是红枣果形指数、色泽、有无缺
商事登记又可称为商业登记,长期以来,我国在商事登记立法和商事登记执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营业执照”制度为中心的商事登记制度。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营业执照在商事登记
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学术界和金融机构都在出谋划策研究,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缓解中小企业困境做出了
随着公司规模的逐步扩大,工程项目及机具设备的日益增多,信息管理系统将在公司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关键组成部分的机具设备租赁动态管理系统的建
在对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应地,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有效性教学成为了教育界热门的话题之一。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而利用计算机实现企业进销存管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应用。利用计算机对企业进行管理
介绍了浮选柱的历史及近年来浮选柱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现有浮选柱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浮选柱的设计思想,并阐述了电浮选柱的特点和相关试验研究,表明该电浮选
“交往”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点之一。作为一种共时性理论资源,它在不同的话语中都得到反映,体现着人与社会的结构、组织方式。“交往”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环境下,考察早期资本主
电网规划的目的是解决电源点规划和负荷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合理利用电力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电力系统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以避免不合理规划带来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