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细菌对水华与赤潮微藻的抑制效应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zg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淡水与海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日益加剧,有害藻类暴发日趋频繁,严重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安全以及附近居民的生活健康,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抑制藻华暴发的途径是极为迫切的。在利用物理、化学和其它生物方法处理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利用溶藻细菌除藻成为目前生物控藻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溶藻细菌一般从发生富营养化的水体中直接分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且控藻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藻华发生初期使用,短期内即可达到控制藻类生物量或阻止藻类大量增殖的效果。本文从江苏太湖水样和山东胶州湾海底沉积物中分别分离得到3株和2株高效溶藻细菌,在对这5株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其对水华与赤潮常见有害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溶解特性和作用机理,并结合生物化学手段对细菌的溶藻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推进了溶藻细菌对藻类的抑制效应研究。1、铜绿微囊藻溶藻菌株的筛选、鉴定1)从太湖水样中共分离出24株细菌,其中3株细菌表现出较强的溶藻效果,将其编号TL1, TL2、TL3,并以这三株细菌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下一步研究。2)对3株溶藻细菌的16Sr DNA进行测序,采用BLAST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细菌TLl、TL2和TL3分别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2、铜绿微囊藻溶藻细菌的溶藻特性及溶藻方式1)试验发现,细菌TL1、TL2、TL3都能够强烈抑制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的生长,导致其叶绿素α含量显著下降,且尤以TLl菌株的溶解效果最好。2)在细菌TL1、TL2与TL3培养液的处理下,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 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即rETRmax),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下降。细菌TL1、TL2、TL3的溶藻机理是破坏铜绿微囊藻的光合系统,强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从而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3)对细菌TL1, TL2, TL3的溶藻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发现这三株细菌的溶藻因子不是细菌菌体,而是各自的胞外分泌物。细菌TL1、TL2、TL3均是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进行间接溶藻。3、铜绿微囊藻溶藻细菌发酵的优化及溶藻活性物质性质的研究1)通过单因子试验的研究,探索了溶藻细菌TL1、TL2、TL3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发现:当细菌TL1的培养温度为35℃,pH为8.0,培养时间为96h时,所分泌的溶藻物质的溶藻效果最明显;当细菌TL2的培养温度为30℃,pH为7.0,培养时间为60h时,所分泌的溶藻物质的溶藻效果最明显;当细菌TL3的培养温度为30℃,pH为7.0,培养时间为72h时,所分泌的溶藻物质的溶藻效果最明显。2)蛋白酶K处理后的三株溶藻细菌的胞外分泌物都丧失溶藻活性,说明细菌TL1、TL2、TL3的溶藻因子—胞外分泌物都不是蛋白类。3)细菌TL1、TL2、TL3的胞外分泌物中也没有检出磷的存在,表明这三株溶藻细菌的胞外分泌物不是核酸。4)细菌TL1、TL2的α-萘酚反应呈阴性,细菌TL1、TL2的溶藻活性物质不属于糖类,可能是具有耐热性的其它小分子物质;TL3菌株的胞外溶藻活性成分可能是一种水溶性糖。4、中肋骨条藻溶藻细菌的筛选鉴定1)从胶州湾海底沉积物中共分离出2株对中肋骨条藻有较强溶解作用的溶藻细菌,将其编号为JZ1、JZ2、并以这两株细菌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一下研究。2)鉴定结果表明,菌株JZ1及JZ2分别属于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 sp.)和列文虎克属(Maribacter sp.)。5、中肋骨条藻溶藻细菌的溶藻特性及溶藻方式1)按照10%的体积比向中肋骨条藻藻液中加入菌株JZ1、JZ2培养液,10d后,中肋骨条藻藻细胞全部死亡。细菌JZ1、JZ2具有较强的溶藻效果。2)根据荧光显微镜的观察,经过菌株JZ1培养液后的中肋骨条藻藻细胞的膜内物质首先开始变得浑浊,接着藻细胞膜出现破裂,胞内物质外漏。因此细菌JZ1、JZ2的溶藻机理是能够破坏中肋骨条藻细胞的完整性,使藻细胞程序性死亡。3)中肋骨条藻的生长阶段对菌株JZ1、JZ2溶藻效果均有影响,不同生长阶段的中肋骨条藻对细菌JZ1溶藻效果的敏感度可认为:稳定期>对数生长期>迟缓期;而菌株JZ2在中肋骨条藻的整个生长期内均对藻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4)细菌JZ1对供试的球等鞭金藻有较强的溶解作用,对杜氏盐藻的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周氏扁藻、鲁兹帕夫藻、微绿球藻、司西扁藻、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却没有任何影响。5)细菌JZ2对供试的鲁兹帕夫藻和球等鞭金藻有明显的溶解作用,但对周氏扁藻、杜氏盐藻、微绿球藻、司西扁藻、假微型海链藻的生长却没有任何影响6)细菌JZ1、JZ2的溶藻因子不是细菌茵体,同细菌TL1、TL2、TL3一样,也是细菌的胞外分泌物,细菌JZ1、JZ2也是通过间接溶藻的方式进行溶藻活动。6、中肋骨条藻溶藻细菌活性物质的分离提纯1)细菌JZ1的溶藻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但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失活;而细菌JZ2的溶藻活性物质具有耐酸、耐碱和耐高温性。2)经过分子筛过滤、离子交换树脂筛选、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纯化的细菌JZ1的溶藻活性物质。3)根据基质辅助激光解吸质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仪分析,得知细菌JZ1的溶藻活性物质一种是分子量为1267Da的多肽。综上所述,细菌TL1、TL2、TL3分泌的胞外溶藻活性物质阻碍了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间接抑制了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细菌JZ1、JZ2分泌的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破坏了中肋骨条藻藻细胞膜的完整性,继而抑制了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另外,通过对5株溶藻细菌的溶藻特性、溶藻方式的分析,以及溶藻活性物质的性质研究,我们认为将溶藻细菌所分泌的胞外溶藻活性物质做为生物除藻剂可成为控制藻华的一种可能途径。
其他文献
马克思文化思想是文化理论组成部分,通过研究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历史来源能够更加准确把握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在梳理马克思文化思想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明确马克思对文化
浙江高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前身是国家教委和浙江大学所属的杭州高联传感技术公司.于一九八八年五月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开发与生产能
在影响猪肌肉品质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是影响肉质的重要的方面。动物体内糖原的含量直接影响到肌肉的品质性状,比如屠宰后的肌肉pH值、肉色、系水力、肌肉嫩度等。由于骨骼
针对混沌二值序列具有易生成、对初始条件敏感及具备类似白噪声的统计特性等特点,以混沌二值序列用于图像数据加密的应用为背景,提出了混沌二值序列对异或运算构成群的数学结论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汽车行业与日本以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
山西煤化所厚积薄发1997年,留学欧洲回国的李永旺研究员回到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持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工作。他认真总结实验室小试和以往工业化试验的经验教训,
苹果的诞生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市.因为是私生子他一出生即被抛弃.
1试验目的通过饲喂试验,对比分别饲喂未膨化、半膨化、全膨化加工处理的饲料对保育猪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的影响,以综合评价饲料经膨化加工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效应。2
随着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许多传统饮食文化渐渐被现代人们所忽略。本文主要通过对辽宁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难点进行
投影机是一种高度精密的电子产品,它集光学、液晶或DMD、电子电路技术于一体,用户在日常应用中难免会遇到诸如以下问题:长期高频率使用、防尘、防高温措施不当,因缺乏专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