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民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变化,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民要素收入分配出现了逐渐偏向资本的倾向,这带来了国内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内需不足等负面效应,因此国民要素收入分配变动的原因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技术进步作为要素收入份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已有研究更加注重技术进步本身,忽略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关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对要素收入份额影响的研究并不深入,影响技术进步方向的原因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各国之间的对外贸易程度不断加强,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美元,增长7.6%,跃升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成为首个货物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的国家,创造了世界贸易发展史的奇迹。这给我国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途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贸易开放作为技术进步偏向的主要来源,并从劳动异质性角度出发,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资本、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三种,研究贸易开放带来物质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还是非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贸易开放导致的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我国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有关国际贸易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国民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找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接着通过对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确定双层嵌套型CES(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更适用于本文的研究,并阐述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相关理论;然后以双层嵌套型CES(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要素收入份额决定的理论模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开放引致的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资本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紧接着基于理论模型构建劳动-资本收入份额决定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1997-2012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回II归,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显著,是偏向型技术进步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出现物质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并且均降低了我国劳动-资本收入份额;并采用分时段样本回归对上述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应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改变国内技术进步方向;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实现劳动禀赋结构升级。本文的研究有利于理解我国技术进步产生的方向和原因,以及贸易开放对要素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充实了我国的要素收入分配理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