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衍生金融工具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传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产品。自从其产生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投资者保值、获利,同时也使投资者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安然的破产,中航油的巨亏都与衍生金融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强对衍生工具风险的管理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FASB、IASB等权威机构纷纷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作为研究的焦点,我国财政部也于2006年颁布了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尽管如此,如何在财务报表中有效地进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揭示和披露,仍是会计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理解,将其引入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系统地研究,力图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揭示与披露。文章首先讨论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难点在于它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将其纳入会计报表,就要对相关会计体系做出变动。在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会计处理系统的前提下,其后关键是处理好会计计量问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适合衍生金融工具,本文已经倾向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并不赞同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的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由于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其不足,在权衡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文章拟构建两种基于公允价值和风险价值“准备会计”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模式,着重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会计计量、反映和控制。最后,本文论述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已经不能满足外部相关利益者的信息需求,就充分披露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希望本文能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