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地区迁飞昆虫振翅频率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迁飞是昆虫为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进行的运动活动,是引起虫害异地大爆发和植物病害大流行的重要原因。振动翅膀是昆虫迁飞成功的生物学行为,此外,昆虫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取食花蜜、求偶和交配等)均需要通过振翅来实现。振翅频率是昆虫飞行的重要特征参数,因此,探究昆虫的振翅频率对于解析其生物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渤海湾地区处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交汇处,是华北和东北地区昆虫迁飞的重要通道。本论文测定了渤海湾地区迁飞昆虫的振翅频率和其科间差异、种间差异与季节性变化,以及体型、环境因子和补充营养对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测定明确了渤海湾地区主要迁飞昆虫的振翅频率。2018-2019年间,对3目14科90种主要迁飞昆虫振翅频率的测定表明,振翅频率分布范围是6.71-84.45 Hz,存在显著的科间差异、种间差异和季节性变化。蚕蛾科昆虫的平均振翅频率最高,为55.08±0.97 Hz;大蚕蛾科昆虫的平均振翅频率最低,为8.53±0.21 Hz;银纹夜蛾和棉铃虫的振翅频率显著高于小地老虎、黄地老虎、二点委夜蛾、宽胫夜蛾、粘虫、旋幽夜蛾、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粘虫、旋幽夜蛾和棉铃虫春夏季迁飞种群的振翅频率显著高于秋季迁飞种群。2.迁飞昆虫的振翅频率与其体重和翅型相关。鳞翅目、蜻蜓目和脉翅目昆虫的振翅频率与其体重、胸重和腹重呈中度或低度相关,其中,脉翅目昆虫振翅频率与体重和胸重呈中度负度相关(-0.7
其他文献
目的:1.比较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与BRAFV600E突变检测在Bethesda甲状腺细胞病理报告系统(BSRTC)I、III和V类结节中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价值。2.糖脂代
秸秆生物天然气工程是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新型能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对处理我国农业废弃物、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聚焦秸秆
随着生产过程和设备变得越来越复杂、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DCS报警点也相应地不断增加,由此导致报警设置过多、级别设置不合理、提示不清晰等问题产生,引起操作员对报警的敏感
理查·施特劳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德国作曲家之一,被称为浪漫主义音乐最后的一位大师。从施特劳斯的作品目录来看,他的创作重心集中在包括交响诗、歌剧、声
河南地区古城墙遗址众多,墙体多为粉土夯筑,其特点是粉粒为主,黏粒占比低,孔隙率高。降雨条件下,入渗作用明显,影响深度大,易造成城墙坍塌破坏。在城墙的覆土保护修缮中,常采用换填黏性土的方式改善墙体的渗透性能,但针对黏粒含量对粉土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因此,开展考虑黏粒含量影响下的粉土吸力和渗流特性研究,提出黏粒含量、干密度和覆土厚度等重要的施工参数对指导遗址修缮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河南省郑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的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和血管翳的形成,绒毛状异常增生的滑膜突入关节腔内侵蚀软
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同时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其主要作用是免疫抑制。有些病毒在感染宿主时,通过上调宿主IL-10的表达或编码IL
目的:探讨BJOE(Brucea Javanica oil emulsion,鸦胆子油乳)对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2蛋白和Smad2 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2组,实验组:瘢痕成纤维细胞+DMEM(
目的:探讨高度房间阻滞(A-IAB)与冠心病(CHD)合并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药物复律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静脉应用胺
香猪是贵州本地的小型猪品种,即是重要的经济动物,也因为体型小、生理病理等方面与人类的高度相似性,成为重要的实验动物和模式生物。香猪产仔数少但性成熟早,公猪三月龄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