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路由及其安全性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bimab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融合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侦察与监测功能发展出来的网络架构模式,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传感器信息的传输和控制,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依此做出适当的回应。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在环境检测、工业控制、军事、农业养殖、医疗监护和太空探索等领域的巨大应用价值,正得到政府、军方、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工业界、学术界和军队的研究热点。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近年来无线Mesh网络已崭露头角。无线Mesh网络预期可以解除Ad-hoc网、无线个人区域网、无线城域网的一些限制,并能提高其性能。无线Mesh网可以有多种的应用,将无线Mesh网与传感器网络相结合构成无线Mesh传感器网络是Mesh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调查和研究了目前Ad-hoc网络应用现状,深入分析了利用NS2搭建Mesh网络的路由部分及其安全部分的具体技术特点,对搭建起来后的平台性能进行了评估。2.对主流的网络仿真软件NS2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掌握并应用其仿真思想与方法完成本设计,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Mesh网络做好准备。3.深入阅读理解IEEE推出的Mesh网络标准草案802.11s。遵循分层的思想,从802.11s协议中提取出实现本设计的方法。4.深入学习并分析比较了Mesh网络中的几种路由协议,实现了协议内的HWMP路由协议并对其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协议具有更好的性能。5.对Shamir门限机制和DES加密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融入开发框架,实现了802.11s协议的安全部分。无线网络的丰富化已成为移动产业的发展方向,人们的各种需求也会随之得到随时随地的满足并不断的被释放。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因此这种把路由和安全技术和无线网状网新标准相结合,直接基于相关协议实现平台设计也必将更好的体现它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质量问题不断恶化,使得高效的电能质量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电能质量监测仪器往往功能单一、缺少网络功能,不能满足实时在线监测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远程电能质量监测的方法,系统完成实时信号的采集,并利用嵌入式linux自带的TCP/IP协议栈内建一个WEB服务器,且提供现场人机界面。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WEB浏览器访问这个系统。本文首先阐述了电能质
应用嵌入式网络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是视频监控领域最新的发展趋势,视频监控系统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并相互结合的高新技术产品,嵌入式网络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迹资源,但传统考古发掘探测手段多为人力探测,具有破坏性,无法对大量文物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需要新的探测方法出现。鉴于考古工作
随着我国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音频节目播出作为其中一个产物,改变了广播电台的业务流程。对音频的判决是音频节目播出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它肩负着节目播出质量和安全的重任。
非接触式数据采集技术(处理器多为单片机)主要应用在IC卡领域。然而,多方面的弊端致使该技术应用范围偏窄,发展缓慢。本文设计的基于FPGA的非接触式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更好的灵
在自然界和生产过程当中广泛存在着两相流动现象,气液两相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相流各相之间存在界面效应和相对速度,流动特性复杂多变,对
计算智能是一种从生物底层对智能行为进行模拟和研究的仿生计算方法,它拓展了传统的计算模式,具有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的特点和简单、通用、鲁棒性强、适于并行处理等优点
电子分析天平是一种集传感器技术、电磁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材料、结构力学、精密机械与制造等多学科技术的高尖端精密计量仪器,是广泛应用于国防、医药、质量控制、实验室等领域的质量计量标准器具。活体动物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直接影响着研究课题的成败和水平的高低,它的提高和发展,又会把许多领域课题的研究引入新的境界。因此,在实验室研制的220g/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驾驶疲劳己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的检测和防止驾驶疲劳,对于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及人员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大量
现代运载体对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种导航系统单独使用时难以满足导航性能需要,因此组合导航成为导航系统发展的趋势,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