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振兴中华民族、促进社会进步以及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英语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人,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也正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已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学习和合作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英语教师教育不仅关心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更应该探究教师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途径。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就为英语教师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获得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对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的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进行调研,研究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发现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发展策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可以改变教师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这对于加强英语教师教育理论和完善共同体理论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调查和分析了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现状。具体来说,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开展的现状如何?2、教师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认知态度如何?3、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面临的困难有哪些?4、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哪些方面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大学外语教学部的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运行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以学习和研究为核心,以专业发展为目标,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合作发展意识有待强化;学校制度有待完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待优化。因此,本研究分别从认知、制度、环境和文化四个层面,由内部原因到外部原因,探讨了有效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策略探析:在从认知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树立自主专业发展观念;在制度层面,既有资源性制度保障,也有政策性制度保障;在环境层面,建设以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主的人文环境;在文化层面,培养互相学习的教师合作文化。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拟对该领域的当前态势及缘起背景进行介绍,进一步阐明本研究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总体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包括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第三章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工具。第四章是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英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探寻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构建策略。第五章是结论部分,包括结语、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启示以及论文所存在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概述优生学史发展的三个阶段:(1)前科学阶段,从远古到1880年;(2)优生学建立时期,高尔顿的生平及其贡献;(3)科学时期,本世纪初到现代。牢记优生学的历史教训十分重要。
<正>顾名思义,"研究生"为做研究的学生。尽管大多数硕士生与部分博士生将主要从事实务,但至少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对于博士生的潜在雇主,博士论文的重要性常常超过在校成绩,
基于产业组织与布局理论,首先提出物联网产业组织与布局开放系统模型,然后结合面向智慧港口的物联网技术框架,提出智慧港口驱动的物联网产业布局钻石模型,最后给出基于该模型
43本记载了45年共16600个日日夜夜的家庭收支账本,已由嘉定区塔城小区退休干部季颖、李惠英夫妇捐赠给了上海市档案馆。征集过程一波多折,良多趣味。笔者作为这批家庭账册的
在原有液晶电光效应实验内容基础上,测量了0~3V电压条件下扭曲向列相液晶的透过率与光源波长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波长的光源对液晶电光效应的影响,同时测量了液晶光开关的响应
<正>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许多关于男女恋情的美丽篇章,《婴宁》一篇向为国内论者所重视。这不仅取决于小说情节的曲折、语言的精采,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也是小说获得极
本文通过梳理大量国内外关于新自由主义和表达自由的相关文献,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高度,并结合相关的传播学理论审视表达自由在新自由主义视域下的嬗变。本文全面提出了影
He is a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the Shirakaba school. Active in the Meiji, Taisho,Showa’s literary world. Known as the "God of fiction".There are a lot of res
我国新的课程标准已公布,并且已有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在不大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尽管新的课程标准是过去教育实践的总结(虽然有不少来自国外),但它全新的理念仍与新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