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斯科夫创作中的宗教因素(1860-70年代)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谢·列斯科夫(Николай Семёнович Лесков,1831-1895)是19世纪俄国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家之一。因其政治观点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相左,他的作品曾一度被束之高阁,作家本人则长期被归入二三流作家之列,直到高尔基为他恢复了文学声望。列斯科夫的宗教意识来源于传统东正教文化的浸染熏陶、家庭宗教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与旧礼仪派的交往。60-70年代是作家创作的初期,这一时期他的宗教观发生了重大转折,其创作的主题也由早期的中短篇犯罪小说转向后来“由圣徒和义人组成的壁画”。旧礼仪派是贯穿列斯科夫创作始终的重要主题。其中《画中天使》更是罕见的将旧礼仪派团体为主要描写对象,丰富了俄罗斯文学人物画廊。列斯科夫试图美化旧礼仪派,视他们为俄国传统继承者,主张从中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与宗教精神的养分。在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引用《圣经》文本是作家论证自己宗教观点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大堂神父》与《天涯海角》两部展现外省神职人员生活日常的作品中。这些《圣经》文本在补充和丰富作品内容的同时,也契合了作品浓厚的宗教氛围,表现了作家独特的宗教观。此外,列斯科夫的聚和性意识在其创作中是有迹可循的。作家追随斯拉夫主义者霍米亚科夫的聚和性理念,希望构建自由而统一的普世教会,实现俄罗斯人乃至全人类基督信仰的和谐统一。本文重点考察《大堂神父》《画中天使》《天涯海角》三部作品,同时结合《麝牛》《未受洗的神父》以及多篇政论文,从旧礼仪派主题、《圣经》文本、聚和性意识三个层面论述和分析列斯科夫60-70年代创作中的宗教因素。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一体化的趋势加快,城市可用资源极度紧缺,由于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带来的雾霾、交通堵塞城等问题日益加重,因此,地铁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已越来越多。地铁节能环保、运营费用低、行车密度大等发展优势则成为如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路线。地铁以其安全、准时、快速的优点,在形成城市立体三维交通网络、拓展城市空间、缓和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本文以徐州市轨道交
采用反渗透工艺对某化工制药废水进行"零排放"研究。在MBR出水COD为120mg/L,SS为70mg/L,电导率>3 000μs/cm条件下,经过反渗透系统后废水COD降至10 mg/L,色度去除率为99%,电
水是万物之源,保障人类的生存,维护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水分交换的过程中,能量会随着水分的交换而传输,地表和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是一个物质和能量同时参与
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王朝国家向民族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民国政府的边政实践内容丰富,包括了边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层面。民国政府的边政特征体现出传统王朝国家
"碰撞"模型是动量、能量知识综合应用的典型模型,难度较大,特别是弹性碰撞的碰后速度表达式复杂难记。本文另辟蹊径,从力与运动的角度对碰撞过程进行一定的理想化处理,便于"
目的探讨上海市朱泾镇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及对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从上海市学生体检信息系统中导出2016年朱泾镇中小学生检查信息,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采用pear
目的探讨在院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妇产科在2018年4-8月(包括当日12点前出院)的在院患者或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
本文采用属性相关分析方法,考量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热点问题及主流价值导向的相关度,并就网络语言产生及确立过程中与经济体制转轨、文化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互联网借贷平台和众筹互联网融资平台等,对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即对传
<正>听闻余光中先生离开,有点难以接受。有先生文字陪伴,此生并不孤单。宁愿您只是去远方看一看。愿先生一路走好。余光中50年散文精粹《长长的路我们慢慢走》,致每一个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