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白创作转变的考察一种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个人化写作及女性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林白在整个1990年代都沉浸在她的个人经验世界当中。进入新世纪之后,林白走出了自己的“房间”,进入底层世界并开始关注他人的声息,接连发表了长篇小说《万物花开》和《妇女闲聊录》,在文坛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林白的这种变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其转变的具体表现何在?对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学来说,林白的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本文拟定从时代背景及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在对林白的创作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中,试图解答上述问题。 本文认为,林白创作转变的关键在于她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早期的紧张、对抗,走向了后期的缓解、融合。实际上,林白自创作生涯开始便饱含着对生活的热情,她的创作保持着对现实的一种特别穿透力。林白早期创作中所表现出的紧张、对抗的情绪,一方面缘于自身真实生活经历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与思考。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书写姿态出现了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林白开始尝试着自我调整。正是在时代变化及个人精神特质的双重推动下,林白向外敞开了内心,投身现实。林白在进入底层世界的过程中,发掘了属于底层人民的生存逻辑和生命理念,其中蕴涵着强大的包容力、生命力及活力,这些都是林白自创作以来一直孜孜追求和努力表现的。林白走进底层世界、走进他人的内心,仍然保持着自身的个人立场,她运用“想象”和“闲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底层世界。当把林白的这种变化放置到时代及文学史的背景中来考察时,我们看到,林白小说转变的意义是重大的:她为个人化写作及女性写作带来了一个开放的话语世界,同时也对新的文学叙事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林白早期创作的文本解读以及时代背景的变化中寻找林白创作转变的原因;第二部分从《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的具体分析中讲述林白创作转变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则是从文学空间的拓展及文学叙事探索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述林白小说转变的意义。
其他文献
《鲁迅全集》中存在着大量的诸如“乞丐”、“像个乞丐”、“叫化子”、“求乞者”、“乞食者”等字眼,原初意义上的乞丐与类似乞丐的人物在鲁迅作品中如此密集地显现,这是文学
浩浩4岁了,平时也不挑食,但就是比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矮上一头,这也成了浩浩妈妈的一块心病,为什么自己和先生个子都不矮,浩浩平时营养也蛮好,怎么就是长不高呢?   带着种种疑问,浩浩妈妈带着孩子看了不少医院,但查来查去都没什么特别毛病。最近天冷了,浩浩一周“感冒”了好几次,老是打喷嚏、流鼻涕,带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浩浩得的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医生说,像浩浩这种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
小方今年26岁,有着近5年的鼻炎史。两年前他发现自己听力出现了问题,同事在稍远的地方讲话,如果不仔细去听就听不到对方在说什么,这常常让人误以为他故意不吭声,弄得他挺苦恼。    专家分析:  听力障碍有可能是鼻炎惹的祸  在外耳道深部有一个叫鼓膜的膜状结构,将外耳与中耳分开。正常情况下,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相等,并随声波产生振动,将声音信号传至大脑。而发生鼻炎时,鼻黏膜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不仅使鼻通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对劳伦斯性爱观的最完整的阐释。该小说三易其稿,劳伦斯对三个版
作为北宋中期的重大政治事件,熙宁变法对其时诗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促成了宋诗主要特征的定型。基于此,论文从横向角度选择熙宁变法时期诗歌作为研究对象,从创作主体、哲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