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交通伤及其继发损伤发生机制与防治、组织修复等基础研究需大量动物实验。选用小动物进行交通伤动物实验,具有实验容易控制、实验成本低和制备模型容易等优点,便于复制大量的交通伤动物模型。交通伤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受车祸发生形式、人员所处位置、姿势、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致伤条件会导致不同的损伤类型和伤情,交通伤致伤装置是进行交通伤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的目的是:研制致伤物理参数可控的适用于小动物的交通伤致伤平台,以实现交通伤研究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由局部转变为整体,全过程模拟交通伤发生过程;采用运动图像分析技术和三维红外分析系统来获取生物体在致伤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开展兔正碰、侧碰和追尾碰撞实验,以探讨其致伤机制和伤情特点,从而为交通伤生物实验提供新型交通伤致伤装置和实验分析方法。方法:第一部分:在现有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的基础平台上,研制小型动力台车、动物固定台车、液压吸能装置和车载式微型数据采集系统等机电装置;优化组合实验室现有的测试设备,调试本研究所设计的各部分机电设备,以建立小动物交通伤致伤平台。第二部分:在该致伤平台基础上开展兔的正碰、侧碰和追尾交通伤实验,从行为学观察、大体解剖和创伤评分等几方面研究其伤情特点;运用运动图像分析技术重点分析正碰过程中兔胸腹部和四肢的空间运动轨迹。结果:第一部分:空载正碰和追尾实验未见小型台车台车结构发生变形和损坏。液压吸能装置的测试结果符合理论计算值;节流孔节流面积越大,相同速度导致的减速度峰值越低;多次实验后该装置没有发生变形和漏油,温度有所升高。通过实验筛选出用于产生减速波形的多孔介质材料,多孔介质材料一般加工为长方体,横截面和厚度与能量吸收有关,从而影响加速度/减速度的大小和波形。车载式小台车碰撞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与图像运动分析所得结果一致。第二部分:兔的伤情与碰撞速度和加速度有关,但是碰撞初速度为30km/h的正碰、侧碰和追尾未见肉眼可见伤情。胸腹部是兔正碰交通伤的主要损伤部位,是其撞击转向盘所致兔头部、四肢运动幅度较大,兔头部有可导致弥漫性轴突损伤(DAI)的回旋摆动;损伤器官分布与流行病学调查相似;正碰实验中,兔脏器伤情特点与其空间运动轨迹吻合。追尾碰撞过程中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