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目的:制备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并观察其物理学特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桥接法制备LHRH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测定其粒径、电位、包封率。以渗漏率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并观察其适宜的贮存温度。结果: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制备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比例4:1,药脂比3:10,DSPE-PEG2000-Biotin与磷脂质量比为3%,超声时间8min。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5.1±14.5)nm,Zeta电位为-(24.1±0.54)Mv,平均包封率达(92.2±1.59)%。离心加速实验证实该脂质体稳定性参数KE值变化较小。在40C条件下放置15天为浅白色,脂质体无分层、沉淀现象;250C室温放置一周即出现大量絮状沉淀,外观浑浊。结论: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结合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桥接法成功制备了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粒径均匀,包封率较高,在40C条件下保存可提高其稳定性。第二部分LHRHa靶向脂质体体内寻靶能力的初步研究目的:观察LHRHa靶向脂质体对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体内寻靶能力。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建立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同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含香豆素-6(一种绿色荧光物质)的LHRHa靶向脂质体和普通香豆素-6脂质体。将建模后四周的裸鼠6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脂质体组、香豆素-6脂质体组和LHRHa靶向香豆素-6脂质体组,每组2只。分别从尾静脉注射入相应药物,给药4小时后在动物活体成像仪下观察LHRHa靶向脂质体的体内寻靶能力。结果: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易于建立。动物活体成像实验中可以看到,LHRHa靶向香豆素-6脂质体组肿瘤部位荧光强度比香豆素-6荧光脂质体组更明显,而空白脂质体组肿瘤部位未观察到荧光。结论:建立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简单,是研究卵巢癌靶向治疗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LHRHa靶向脂质体对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具有良好的体内寻靶能力。第三部分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对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探讨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对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悬液注射法建立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8只裸鼠随机分为四组(Ⅰ组PBS组,Ⅱ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组,Ⅲ组鸦胆子油脂质体组,Ⅳ组为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组),每组7只。经过不同处理后,每组随机抽2只裸鼠处死,剥取肿瘤组织做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表达,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Caspase3、Caspase8、bax、bcl-2表达。余下的裸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Ⅰ组、Ⅱ组、Ⅲ组、Ⅳ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4±1.47)天,(46.0±1.18)天,(52.0±1.40)天,(58.6±1.03)天。与Ⅰ组比较,Ⅲ组、Ⅳ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其中以Ⅳ组(LHRHa靶向脂质体组)最长,其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组肿瘤体积增长速度较Ⅰ、Ⅱ、Ⅲ组明显减缓。Ⅱ组、Ⅲ组、Ⅳ组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8、bax蛋白表达均高于Ⅰ组,以LHRHa靶向脂质体组最高(P<0.05)。而Ⅱ组、Ⅲ组、Ⅳ组凋亡抑制因子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Ⅰ组,其中以Ⅳ组降低最为明显,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荷瘤鼠中位生存时间,主要机制可能与其增强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和Caspase8、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因子的表达有关,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卵巢癌靶向治疗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