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的封装天线是目前近程探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基于LTCC的封装天线展开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LTCC的封装阵列天线。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LTCC工艺设计了一种微带天线。在贴片边缘开两对对称槽,使矩形贴片的尺寸减小了13%;在上层介质基板上设置4个寄生贴片以及在上层介质基板中设置空气腔,使阻抗带宽从0.67GHz增加到6.22GHz,;在带状线与金属探针过渡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的封装天线是目前近程探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基于LTCC的封装天线展开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LTCC的封装阵列天线。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LTCC工艺设计了一种微带天线。在贴片边缘开两对对称槽,使矩形贴片的尺寸减小了13%;在上层介质基板上设置4个寄生贴片以及在上层介质基板中设置空气腔,使阻抗带宽从0.67GHz增加到6.22GHz,;在带状线与金属探针过渡位置设置连接上下两层接地板的金属通孔,降低插入损耗,使天线单元的增益提高了1d B。(2)以上述微带天线为天线单元,设计了一种基于LTCC的阵列天线。利用在阵列天线表面加入矩形金属条的方法抑制表面波,有效避免了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效应,使阵列天线的增益提高了1d B,并减小了副瓣的大小。对天线单元和阵列天线进行了加工测试,实际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3)在阵列天线下方设置封装层,利用LTCC的叠层特性在封装层内设计了大小合适的矩形封装腔,使腔体不会在工作频带内产生谐振效应,避免了腔体谐振对射频芯片的影响。同时在矩形封装腔体周围设置两端接地的金属通孔,使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小到0.03%。最后在满足体积限制范围内研究了封装腔的长、宽、高以及封装腔数目对封装天线的影响。
其他文献
CsPbX3(X=Cl,Br,I)钙钛矿纳米晶凭借其优异的光电性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激光和光伏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作为提高钙钛矿稳定性的常用手段,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重点关注Mn2+掺杂钙钛矿在有源波导纤维中的应用以及CsPbBr3@ZnS异质结的制备和载流子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CsPbBr3量子点作为发光源与聚合物混合制备波导纤维,其光学传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因其结构简单、高比冲、性能可靠等出色优势成为战术导弹的理想动力装置,而燃气流量调节技术不仅可以将空燃比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安全性,还可以实现发动机的推力调节,提高导弹的机动性和突防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各军事大国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壅塞式流量可调燃气发生器,开展燃气流量调节技术和控制方法研究。(1)滑盘式的燃气流量调节系统工作原理与系统设计。介绍本文所设计的壅塞式滑盘阀
药品质量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制药企业的信誉与经济效益,更是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高精度的微量称重,是保证药品质量准确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平面电容作为称重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称重方法。不同于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平面电容传感器的两个极板处于同一平面内,利用边缘电场进行检测,具有单边穿透、信号强度可调及无损检测等特点,可应用于样本物理特性的介电测量
光学相干层析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但由于光学元件和被测样品引入的像差降低成像质量,导致细节信息丢失。传统像差校正方案采用硬件补偿方法,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器件昂贵等问题。计算校正方案采用数据后处理方法,无须增加硬件成本,但需获知成像系统具体参数,存在过程繁琐,像差校正类型有限以及评价函数的选取具有局限性等问题。本文针对如何低成本地快速校正多种像差问题,在建立像差校正滤波器及构建像差计算校正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像、文本、视频和音频等形式的网络数据迅速增加,人们对跨媒体检索的需求也越来越灵活。目前,跨媒体检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现有的跨媒体检索主要是聚焦在粗粒度级别的跨媒体检索,对细粒度级别的相关研究较少,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而细粒度跨媒体检索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不仅面临跨媒体检索方向的媒体鸿沟问题,还需要考虑细粒度方向类间差异小,类内差异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主
2,6-二氨基吡嗪-1-氧化物(DAPO)是合成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侧重于对LLM-105本身稳定性及合成方法的研究,而对DAPO合成过程的热风险研究较少。为了提高LLM-105的合成过程的热安全性,本文对DAPO合成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过程的热危险性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地下管道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命脉,定期检测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由于环境的屏蔽作用,常规的电磁探测存在诸多限制。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和激光的地下管道检测仪,仪器在管道内行进过程中借助IMU模块获取运动姿态,融合激光光斑在成像屏上的偏移量,得到地下管道的三维空间分布。针对IMU模块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器件特性,分别建立误差补偿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