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张艺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电影舞台上不断获得奖项,成为当代中国成功的名导演。但很多电影评论者认为张艺谋的成功是其刻意迎合西方文化审美观念,学习西方电影艺术技法的结果。还有很多观众对张艺谋的部分电影作品持批评和否定态度,认为其电影情节刻意丑化中国传统,违背中国历史事实,丧失了中国电影的本土特色。所以通过对张艺谋电影意象的研究,分析这些备受瞩目的获奖影片中的典型意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形成因素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首先对中心概念“意象”进行梳理界定。阐述了意象的产生、意象与现代电影的关系与现状,分析两者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张艺谋电影各类典型意象以及内涵进行细致的探讨。采用系统的作品分析法,按“色彩”、“声音”、“服饰”、“道具”、“场景”等指标对张艺谋最具代表性的十余部电影作品进行全面分析。从不同角度归类分析张艺谋电影意象的独特生产机制以及深度内蕴。进而透过这些意象的典型特征探讨张艺谋导演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审美取向。并从心理学和性格色彩学的角度分析张艺谋导演个人经历、心路历程对其电影作品的影响。从意象的文化内涵和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隐含在意象中的民族文化精神。最后,采用科学的发展观点分析张艺谋电影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这样的分析也有利于看清张艺谋电影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助于中国电影向着更深、更优的方向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之处:采用系统的作品分析法按不同意象对张艺谋电影作品进行分类解析,从中发掘意象背后所隐含的创作者独有的情感。从心理学和性格色彩学角度发掘张艺谋电影多重意象的形成机制,进而分析意象所指向的文化内涵。本文为张艺谋电影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切入点,有利于大众对电影的赏析以及其他电影导演的意象创作,也有利于心理学与电影艺术的进一步结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