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产事实物权人利益保护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物权的基础不是物权公示原则,而是特定地域或行业内公众的共识,与法律物权相比,是一种民粹的、草根的权利。房产事实物权在我国广泛存在,为充分保护物之归属人的利益,必须注重对房产事实物权人的保护,以利于定纷止争,维护良好的物权秩序。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研究了我国房产事实物权现状,指出对房产事实物权的保护属于物权法基本范畴,并通过阐述其与法律物权、占有的区别及性质,分析了房产事实物权在我国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章结合事实物权与法律物权区分的法理基础——物权合意与公示方式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了保护房产事实物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我国现行以登记表征的法律物权的不足,为构建房产事实物权的保护机制提供了研究的突破口。  第三章通过考察两大法系房产物权法律保护的区别,指出两大法系所采态度的不同在于各自对物权公示原则所采立法的不同。要切实对房产事实物权进行保护,必须在物权公示原则的指引下进行。  第四章指出房产事实物权有其本身的效力范围,在不涉及第三人的情形,仅在权属争议的当事人之间,需对其进行保护,其与房产登记公示的制度价值并不冲突。  第五章从两个方面探究房产事实物权人利益的保护方法,一是承认房产登记以外具备物权意思表示形式要件的其他行为;一是以不损害第三人利益为原则,通过平衡房产事实物权与法律物权的关系,区分情形对其进行保护。
其他文献
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人具有大学生、青年人、志愿者和外来人等身份。外来人的身份彰显西部计划是一项跨文化的志愿服务。青年大学生在跨文化场景之中经历着时空转换
“De Minimis Non Curat Lex”是一条古老的拉丁语格言,通常简称为“de minimis”,其较早的英文翻译是“the law doth not regard trifles”,其他形式的表述还有“the law cares
侵权法在解决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赔偿问题上遇到了瓶颈,因此只能通过不断的自我扩张以应对繁冗复杂的具体情况,本文将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引入到处理交通事故中来,以解决侵权法的尴尬,并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多元化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论述了两个内容,一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多元化的内涵,这部分详细介绍了多元化的救济机制包含的三种制度,即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责任保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总量庞大的老年人口在生活、健康等方面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多,如何保障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成为一个亟待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社区养老作为近
近年来随着广告业的飞速发展,虚假广告开始乘虚而入,充斥着我们的市场。这对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体系、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都构成了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