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郑氏3号熏洗药对兔膝关节前交叉重建术(ACLR)后关节粘连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粘连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达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郑氏3号熏洗药在防治关节粘连的机制。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ACLR+郑氏三号熏洗药治疗组)、B组(ACLR+生理盐水对照组)、和C组(单纯ACLR)三组,每组6只。术后取膝关节伸直位固定,并术后第4天分别对A、B组进行治疗干预,每次20分钟,每周3次,持续4周。干预结束后,对膝关节进行大体观察、膝关节屈曲角度测量、组织学观察、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计数及检测bFGF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兔膝关节造模后,兔的活动、精神状态、饮食、排泄等未见明显异常。实验过程中,兔手术侧膝关节石膏固定均未松脱,固定有效;膝关节术后未出现关节感染、出血、切口不愈合等情况。2.膝关节屈曲角度测量:A、B、C三组屈曲角度分别为92.33°±6.05°、69.67°±4.84°和64.33°±4.92°,在同等牵引力(100g)下,B、C两组活动范围受限明显;而A组屈曲角度、活动范围明显增加,与B、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B、C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3.HE染色组织学观察:A组可见少量纤维增生,有较多的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增多,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B组见不同程度胶原纤维增生,见不等量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并可见多量炎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组见多量纤维增生,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炎性浸润明显。4.400倍视野内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计数:A组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分别为10.05±2.28和11.16±3.66,B组分别为32.72±3.45和32.61±2.82,C组分别为35.50±2.77和34.55±2.14。与B、C组相比,A组兔膝关节粘连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量、炎性细胞数量均有明显减少(P<0.05);与C组相比,B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及炎性细胞数量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5.b FGF表达:A、B、C三组b FGF浓度分别为34.63±1.62pg/m L,38.66±0.97 pg/m L和40.03±1.61 pg/mL;A组相对于B、C组来说,兔膝关节粘连组织的b FGF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的bFG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郑氏3号熏洗药对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的有一定防治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膝关节粘连的发生发展;2.郑氏3号熏洗药对粘连的防治作用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降低炎性浸润有关;3.郑氏3号熏洗药对粘连的防治机制可能与抑制b FGF表达有关;4.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超过4周的固定会造成膝关节粘连发生。